经过海绵工程改造,月亮河公寓小广场下雨不再积水,成居民休闲好去处。(资料图)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连日来的强降雨,让居住在城市副中心的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海绵城市的成效:积水少了、景色美了、路面排水顺畅了。持续四年监测表明,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后,年平均地下水位较2016年回升了4米,并有明显的继续上涨趋势,在布设监测设备的19.36平方公里试点区内,雨水总体径流控制率为81.88%,也就是说,有超过八成的降雨可以就地被“海绵”吸住,有效缓解了城市强降雨时的管网及抽排压力,起到较好的错峰、缓释、渗透、蓄存功效。
“过去每逢雨季,小区就成‘河’了,小广场积水更是严重。”住在月亮河公寓的李超越告诉记者,他所住的小区被运潮减河和北运河三面环绕,由于地势低洼,下雨时不但没法儿及时把水排出去,外面的水还直往里头灌。不过,去年这里完成了海绵工程改造,如今小广场已变作了一块会“喝水”的大海绵,硬化地面换成了透水混凝土,地下深挖了一座蓄水池,可容纳200立方米雨水。广场四周还开辟了一圈草木茂盛的绿化带——学名植草沟,能够把四周汇集的雨水进行滞留、蓄存、净化。植草沟中设置了几组生物滞留池,可暂时储存雨水,等暴雨过后再排出。
在小区里,像这样的海绵措施还有很多。停车场和人行道重铺地面,改造成了透水停车位;通过微地形改造,原本位置较高的绿地成为集纳雨水的凹地;光秃秃的土地种上了耐涝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净化和蓄滞雨水……
目前,试点区18个老旧小区、6所学校、6处公园广场都完成了“海绵”改造,总面积达130余万平方米,2万余居民受益,让这座“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千年之城更加温润灵动。持续四年的监测表明,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后,年平均地下水位较2016年回升了4米,并有明显的继续上涨趋势。
“试点区的重要使命,是探索出一套普适性的改造方案、管护办法,甚至包括政府各部门的对接机制。”通州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副中心已形成了生态城全域建设海绵城市优秀示范片区及镜河、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等一批特色优质典范项目,而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下转2版)
(上接1版)为此,通州区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系列标准规范也陆续制定出来。目前,通州区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建设工程运营维护管理办法》等10余个文件。大到管理办法、管控流程,小到植物种类选择、模型模拟参数选取,均有涉及。
有了高效有力的体制机制、管护标准护航,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驶上了“快车道”,还衍生出了独具匠心的竖向管控措施。竖向管控,就是对建筑物高程做出严格的规定,施工时不得随意更改,这样一来,就能大致决定雨水的整体流向。行政办公区就是通州区首个在规划之初便实行竖向管控的大型工程。
除了高效有力的体制机制、建设标准作保障,在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建设有一套监测与管控平台,支撑海绵设施智慧化运维。此外,通州区还聘请了第三方,对PPP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绩效考核,保障海绵建设的效果持续化。
截至目前,已达标的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30余万平方米,到2022年35%的城市建成区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预计“十四五”末,城市副中心50%的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届时副中心防洪排涝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初步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