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博物馆和剧院主体结构封顶,图书馆预计5月底前完成钢结构封顶。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曹政
城南京冀交界,与数不尽的飞机一同腾飞的,还有大兴国际机场周边15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
这片广袤的土地正是北京“五子”联动落地的紧要之处。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社区等一批重大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带动城南迎接巨变。
“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统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5月23日,今年市区两级已有247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其中一批体现“十四五”新变化新亮点的项目,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五子”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重大项目聚焦“五子”联动
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临空经济区发展服务中心、综保区公共保税库项目……自从大兴机场“凤凰展翅”,每年北京重点工程计划里都有布局在临空经济区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城南投资不断加码。
“为了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今年本市在临空经济区、三城一区、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高质量投资持续加码,这也为上半年投资保持合理增长打下良好基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披露:1至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4.8%。
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关键性作用,重大项目更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市发改委在挖掘、储备重大项目的过程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先布局“五子”相关项目,以高质量投资促进碳减排碳中和要求的落实。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精准到位,北京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总规模超13万平方米的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仅用时一个月就全面封顶,将帮助创新药跨越研发成果转化的“达尔文之海”;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基本完工,进入临近开园的关键阶段;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大运河博物馆和副中心剧院主体结构封顶,图书馆预计5月底前完成钢结构封顶……
更多体现“十四五”新变化新亮点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为落好“五子”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开、闭幕式和决赛的举办地,工人体育场迎来改造复建,将于2022年底全新亮相;雁栖湖东岸,栖湖组团改造提升,原有建筑进行整合拆除后按组团方式整体开发建设,雁栖湖国际会都将扩容提升;聚焦中关村示范区和“三城一区”主平台,已安排一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共计20个项目、总投资97亿元。
“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压茬推进,一、二季度将各有160个重大项目开工,特别是对二季度计划开工项目将按月分解,对已开工项目逐项‘回头看’。”市发改委披露,截至5月23日,已有247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
政策机制创新释放投资活力
原本至少90天才能办好的手续,只用了9天就实现了拿地、开工——京城东南,中芯京城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及集成电路封装项目一期,感受到了堪称“飞速”的审批效率。
审批时间从90天压减到9天,只因一个“承诺”。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经开区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已率先实施“告知承诺制”。企业只需要提交“承诺”,即可实现项目先批后建、先建后验。
“企业投资不仅能享受到告知承诺,还能在供地、开工、建设等多环节享受到便利。”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本市出台“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这项名字看上去有些专业的举措实则是改革创新与优化营商的“组合拳”。以“区域评估”和“标准地”为例,企业拿到的土地其实是一块“熟地”,已经完成“七通一平”和“区域评估”,不再需要企业耗费大量时间跑复杂繁琐的土地手续,几乎能实现“拿地即开工”。
政策机制的不断创新,也让社会投资重大项目遍地开花:门头沟鲁家山,首钢生物质项目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项目,将源源不断获得资金活水支持;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航城兴晟商贸公司申报的综合保税区公共库项目,按告知承诺方式快速办理了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成为北京市首例告知承诺规划许可案例;11个引入社会资本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多元投资格局正在形成……
精准调度促重大项目提前开工
北方先进工艺研究院、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北京科兴中维疫苗生产基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来科学城项目……这些瞄准高精尖的项目其实并没有列入今年300项重点工程计划中,但也有望在今年实现开工。
每年300项市重点工程还只是一个“小数”,在市发改委投资处,还有一份“储备项目清单”,仅今年首批就有1416个,各个投资都是亿元以上,总投资额约2.4万亿元。
除了加快开工一批新建项目、集中推进一批续建项目,北京还深入挖掘一批增量项目、滚动实施一批储备项目,重大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加快形成。
“在持续推动重点前期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的基础上,我们也紧紧围绕‘五子’落地,深入挖掘一批原计划2022年开工的项目,争取提前至2021年实现开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梳理出21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超1030亿元,已建立清单逐项调度。
数据显示,4月份,本市实现79项重大项目开工,包括20项原计划5、6月开工的项目;5月已实现开工14项,也包括2个原计划6月开工的项目。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这位负责人表示,二季度是全年项目建设的黄金期,自当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速和一定强度。本市将持续实施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为“五子”联动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点评:
紧要处落子 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
“北京响应党中央号召,在五个紧要处落子,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是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分析,“五子”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的循环畅通,在坚持科技创新在北京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同时,促进产业升级、消费扩大、要素流动、金融普惠、贸易便利、投资优化、治理协同等四梁八柱的协同发展。
他认为,无论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还是加强供给侧改革、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都要从制度供给上发力,“五子”联动的本质是制度创新供给的联动,247个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正是制度创新、政策创新落地的“催化剂”,有助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使“五子”联动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推动北京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