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87期 >2021-02-08编印

通州人过年讲究的那些事儿
刊发日期:2021-02-0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4-2.jpg通州传统小吃黄米年糕、饹馇饸儿。

4-3.jpg4-4.jpg过年期间,通州小车会、高跷会等民俗节目颇受百姓喜爱。记者 党维婷/摄


本报记者 张丽

金牛奔盛世、牛开丰稔景、牛转乾坤、牛气冲天……伴随着各种牛年吉祥话儿,金牛即将来贺岁!春节是一年中内容最丰富、最隆重的节日,全国各地过春节的民俗也不尽相同,通州人过年也有不同于别处的讲究。


做年菜

在通州流传着这样一段民谣,“老奶奶您别烦,过了腊八儿就是年……”一进腊月, 通州人就开始准备年菜了,除了要提前预备出自家过节的年饭,还要准备正月里招待亲朋好友的美味佳肴。

提前预备年菜还有一个原因,通州人有个讲究,习惯在“破五”前,每日三餐要吃现成的饭菜,此举意味着来年不受厨事之苦。

年菜做什么?做多少?各家也不尽相同,这都和家境贫富、习惯和口味有关。

《通州民俗》中记录,一般人家的年菜除了炖肉、扣肉、米粉肉、各种丸子等大菜外,还常做些炸豆腐以及一些凉菜,如猪头脸儿、猪 (羊)下水、豆儿酱(猪皮丁、豆瓣儿、豆腐干丁炒熟后凝成冻儿)、假鸡丝等。

另外,主食还要蒸大量馒头、豆包、年糕,上供和正月食用,经济条件差点儿的,会蒸棒子面丝糕和豆馅团子等。

尤其有特色的是通州特有的炸饹馇饸儿,这道菜是用绿豆磨成的浆,摊成很薄、直径一尺左右的饹馇。

饹馇饸儿主要有三大类,一种叫素饹馇饸儿,做法是把一张剪成正方形的饹馇抹上面糊,再摊一层馅,即胡萝卜丝加适量香菜末、面粉和盐拌匀,上面再盖一张同样大涂有面糊的饹馇,压实后切成3厘米宽、10厘米长的块,炸熟即成。

第二种叫卷圈儿,把饹馇松松卷成圆筒状,用面糊把边粘实,切成两厘米厚的圆块;也可以卷成长方形, 切成与素饹馇饸儿等大的块,炸熟即成。

第三种叫螃蟹盖儿,是把饹馇剪成直径6至7厘米的圆片,在一张饹馇片中央放馅。肉末加适量青韭末、碎饹馇末、油盐等调料拌匀,另一张饹馇片周边抹上面糊,两片粘合,稍一过油捞出,吃时再煸炸一下即可食用。

前两种多作供品,后者香而不腻,是最受欢迎的年节美食。

《通州民俗》记录着通州人还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是节日的供品,过年吃年糕,也有取“年年高”之意。

年糕的种类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用江米面蒸制的,直径约六七厘米的扁坨,俗名“白片儿”,蒸熟后上面戳一个红点,在屉上晾凉,也有带枣儿或包豆焰的,天禄斋等糕点铺或年糕摊都可买到。另一类是用黍米面(黄米面)蒸的小枣切糕,也有带豆的,蒸熟后放凉切成方块,有自家蒸做的,也可从摊贩那儿购买。

此外,农村还有用黏高粱面蒸的年糕或豆馅黏团子。


写春联

过年贴春联是我国独特的、富有浓郁民族传统色彩的文化活动。春联也叫对联、门贴、春贴子、贴对子,有平仄音调、上下联对偶等诸多讲究。

《通州民俗》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前,通州城乡各家春联除自写,或请亲朋代书外,进入腊月在鼓楼前后、万寿宫等繁华地区,就可看到一处处代写春联的对子摊,摆一张八仙桌、一只凳子,桌上放着纸笔墨砚,贴着“代耕”“涂鸦”“翰墨”等红纸字条。压上几副写好的春联,经营此业者多是教书先生或落魄文人,借此挣点笔资。

新中国成立后,春联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得到保存,只是去其糟粕,赋予崭新的内容,用以反映国家日臻富强,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气象。

除了写春联,家家户户年前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扫房子。

据记载,古代春节大扫除称“扫年”,此举并非单纯为了干净,而是源于“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演变为年终大扫除,到了唐代“扫年”之风已经盛行。历代相传形成岁末扫房的良好习俗。

扫房也有讲究,每到年底,有的人家要把家具陈设通通搬出室外,擦拭干净,就连上面的铜饰件儿也要擦得锃亮,把长期沉积在屋内房顶、犄角旮旯的尘土、塔灰、蜘蛛网彻底扫净,玻璃、室内摆设、家具等都要擦净擦亮,还要把旧对联、门神、年画儿撕掉,换新的。


除夕守岁四件事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除夕的“除”字本义是 “去”,引申为“易”,就是交替的意思。“夕”字的本意是“日暮”,引申为“夜晚”之意,合起来就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次日即换新岁”之意!

周处在《风土记》中提及:在古代的除夕还有除傩、除夜、岁除、天除、人尽等雅称。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儿”。人们把这一天看作正式的大年节日,送旧迎新的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所以最隆重、最热闹。

除夕这一天,过年的准备都已就绪,该买的买齐了,该做的做好了,房舍窗明几净,春联儿、年画儿、门神、挂钱儿均已贴齐,人们穿新衣戴新帽,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古时,通州人过除夕守岁有讲究,守岁要做四件事:接香、包素馅饺子、玩耍,以及接神、送神、辞岁。

第一件事是接香。新中国成立前,百姓家过年要摆供,在正午十二时点燃蜡烛,从这时起开始接香,烧香一炷接一炷不间断,直到正月初五。期间不许扫地、倒脏土脏水,不许说脏话和不吉利的话,忌讳摔坏家具。如果不慎打碎盆碗,马上说“岁岁(碎)平安”以求破解。妇女忌针(指针线活儿),直到正月初五。

饺子历史悠久,《燕京岁时记》有“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之记载。素馅饺子则有“救命饺子”一说。意思是吃完三十儿的饺子,习惯上债主今年就不再逼债了。

守岁的第三件事就是玩,彼时还没有电视机,所以盛行大人打牌、小孩子放花炮、点灯笼……总之,除夕夜要尽情欢乐,彻夜不眠。

第四件事是接神、送神和辞岁。

子时接神,人们会在各佛桌上供三或五碗素馅饺子、一杯清茶,由一家之长主持。高香将尽时,全家人再次磕头,把神码儿“请”下来,和“敬神钱粮”、松树枝、芝麻秸一并焚化,以表示送神。

之后,晚辈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

拜年之后,全家一起吃饺子,这是除夕的“压轴大戏”,旧的一岁至此终结。


拜大年

经历了一个难眠的除夕夜,到了正月初一,也就是俗称的大年初一。使用农历的年代,从这一天起,新的一年才算正式开始了。

按照通州民俗,这大年初一的讲究可不少,不能挑水,除夕那天得把水缸挑满;不能扫地,即使爆竹纸、果壳纸屑撒遍地,也不能扫,说是把“财神”扫掉了;不能骂人、打架,见面须说拜年吉利话……

大年初一,通州人习惯起早给亲朋好友拜年,早早地把来年的祝福送给亲朋。现在拜年,发个微信就成了,讲究点的打个电话拜年。没有手机和电话的年代,通州老百姓拜年的规矩更讲究,有里儿有面儿。

出家门拜年途中如遇熟人,要拱手互问“您过年好”“恭喜发财”等吉祥话。

拜年的对象不同,形式与内容也不同,走亲戚(指近亲)拜年要携带茶、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寒暄几句祝愿的吉利话,茶罢告辞;关系浅的可以只从门缝投入一张贺年片,祝贺年禧。

每家亲往拜年的户数多少不等,结束的日期不同,一般不超过正月十五,最迟不出正月。

到了正月初五,这一天虽然不是什么正式节日,但在春节期间,却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日子,称“破五”。因中国民俗认为初五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但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不同,很多习惯都变了。变来变去,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一天还要吃一顿饺子。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逛花灯”,过了正月初五,最热闹的节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据记载:清朝乾、嘉年间,每逢正月十五,通州的钟鼓楼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供人欣赏。可谓皓月当空,华灯闪烁,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同时城乡的高跷、小车会、旱船、跑驴儿等民间花会,云集古城,锣鼓喧天,欢声鼎沸,万人空巷,盛况空前,大有效仿“金吾不禁”之古制。

彼时通州北大街路西的新泰杂货铺,每年灯节前后会展出一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雪人,人们称之为“冰灯”,夜间点燃巨大的蜡烛,别有一番情趣。大概算是早期的微型“冰雕”吧。

元宵是正月十五的节令食品,但从进入正月开始,通州城里天禄斋等糕点铺和随处可见的元宵摊点,都会支起案子,摆出大笸箩,现摇现卖。当年的元宵馅种类比较少,大概只有山楂、白糖、黑糖、澄沙几种,有的摊点还卖煮熟了的元宵。

此外,通州城乡还有高跷等花会活动,给灯节增欢助兴。

过去,每逢正月十五晚上,还要把灯花由里屋窗台、炕沿、桌椅、门坎……向外一盏一盏地边点边摆,一直摆到大门外,这叫“散灯”。

至此,这年才算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