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81期 >2021-02-01编印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
把名家名团送到副中心观众“家门口”
刊发日期:2021-02-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4.jpg

李飚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为2020“台湖演艺艺术周”启幕,副中心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大师名团的演出。(资料图)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高倩

       早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建成前,小提琴家吕思清就曾在工地食堂里为建设者们拉起优美的琴曲。那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转眼间,庞大的舞美城堡早已拔地而起,投入运营两年有余。

       两年多来,作为台湖演艺小镇的龙头项目,舞美艺术中心在保障剧目创排、引领行业前行的同时,也把包括吕思清在内的许多名家和经典剧目“输送”到了副中心观众的家门口,丰富了当地的演出资源和文化生活。

为剧目创排保驾护航

       2018年5月17日下午,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台湖剧场里,舞台上方被一圈简洁的白色圆弧笼罩,淡淡的灯光勾勒出国家大剧院最为人熟知的“巨蛋”轮廓。

手拿指挥棒,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谈到即将奏响的作品时,既兴奋又感慨:“在我看来,《纽伦堡的名歌手》是瓦格纳最为特殊的一部歌剧。”大剧院合唱团和管弦乐团近两百位艺术家陆续登台。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很少在舞台上如此完整地上演,“它的纯作品时长差不多是四个半小时,再加上两次中场,就到了五个半小时,即使是欧美顶级的歌剧院可能也只会在十五年到二十年间演一次。人生没有几个二十年,不管是对艺术家还是对观众来说,这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这场提取了《纽伦堡的名歌手》全剧精华的音乐会,揭开了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试运行的帷幕。历经两年多的前期准备和三年的现场施工,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投入运营。这座包括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台湖露天剧场、演员住宿楼、艺术交流楼、舞美设计楼、舞美制作车间、集装箱库和地下停车场等设施的“城堡”,是集舞美设计制作研发、国际舞美艺术交流、布景服装道具仓储、演出排练合成、演出艺术活动和艺术普及教育于一体的平台。

       由国家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澳大利亚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是第一部在这里制作、排练的剧目,因为台湖剧场的舞台台口与大剧院歌剧院完全一致,剧目排练效率和大剧院舞台的利用率得以提高。仅在2018年,舞美艺术中心就完成了大剧院原创舞剧《天路》、话剧《暴风雨》、歌剧《唐璜》的排练合成工作。2019年,在服务国家大剧院原创剧目生产的同时,舞美艺术中心还先后为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歌舞团、孟京辉工作室等机构的多部作品提供排演服务。

       专业化的服务,孵化了一部又一部成功的作品。刚刚过去的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舞美艺术中心依然继续保障了国家大剧院自制话剧《二月》、市民新春联欢会以及《我和祖国一起成长》——首都青少年庆祝“十一”主题活动等演出的排练合成,并先后为北京交响乐团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四川交响乐团民族歌剧《同心结》、北京歌剧舞剧院音乐剧《在远方》等艺术院团以及社会艺术机构提供排练综合服务。

大师名团来到“家门口”

       2018年9月15日下午,微风拂面而来,偶尔抬头,秋日碧蓝色的晴空里,一架飞机徐徐驶过天际。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露天剧场,指挥家林友声执棒北京交响乐团,用一场“炫彩台湖”音乐会正式为“国家大剧院2018台湖音乐周”启幕。这是舞美艺术中心首次面向公众推出的公益性演出品牌,也是台湖演艺小镇面向社会的第一次亮相。

       “我们一直希望能丰富通州区群众的精神生活,助力城市副中心文化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舞美艺术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马銮才说。作为台湖演艺小镇的龙头项目,舞美艺术中心一直致力于将国家级艺术殿堂的高雅艺术送到寻常百姓家。至2020年,舞美艺术中心已经形成了“台湖星期音乐会”“台湖演艺艺术周”“台湖暑期儿童艺术演出季”“台湖精品剧目展演”四个演出品牌,全年共演出53场,接待观众近17000名。

不必“舟车劳顿”就能看上大师名团的表演,再也不是通州居民的奢望。2020年9月2日晚,在舞美艺术中心台湖剧场中,一首为“武汉加油”而作的交响序曲《武汉2020》,由指挥家李飚执棒北京交响乐团震撼奏响。这首有着特殊意义的交响曲由北京交响乐团与天津交响乐团共同委约德国作曲家恩约特·施耐德创作,从构思到问世仅用了14天时间,曲中既表现了人类面对未知而自然流露的恐惧,更有战疫情的英勇无畏,施耐德把他的所见所感尽数倾注于乐谱间。艺术的温暖与力量让所有人的心连接在一起,阴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

       这场音乐会,正式开启了2020年“台湖演艺艺术周”。不到20天的时间内,交响乐、室内乐、戏剧、杂技、相声剧等15场演出,把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歌剧舞剧院等艺术院团,以及吕思清、陈萨、秦立巍、孙颖迪等名家请到了通州观众的“家门口”。演出时,为了拉近观众与高雅艺术的距离,艺术家们常常遴选经典通俗、喜闻乐见的作品,讲演结合。此外,艺术周坚持以惠民低票价进行销售,每场演出还专门设置6个公益专座,邀请台湖镇特殊(困难)群众走进剧场。

       “台湖精品剧目展演”则是舞美艺术中心在2020年全新策划推出的演出品牌,而在这个品牌的“元年”,中国评剧院《花为媒》、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曲剧团《龙须沟》、北方昆曲剧院《牡丹亭》等不负“精品”之名的经典剧目就应邀前来,王丽京、王洪玲等戏曲名家的惊艳表演令观众们大呼过瘾。

       让艺术触及更多观众,是艺术家们不变的热忱,正如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所言:“古典音乐是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带来美好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希望能把经典音乐会‘零压力、低门槛’地送到台湖,让音乐流淌在城市血脉中。”这与国家大剧院的担当不谋而合。“舞美艺术中心四大演出品牌的关键词就是高品质、公益性。”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城市副中心的观众走进剧院,让剧院演出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国际同行交流互鉴的窗口

       声、光、电、机械……舞台为观众们织造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境。舞台美术是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者表达思想内涵、向观众传达信息的形象化手段,也是观众感知、理解作品的有效途径。如今,舞台美术对表演创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表演艺术领域的一大亮点。

       2019年9月7日至8日,“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台湖舞美国际论坛暨CISD第六届国际舞美大师论坛”举办。围绕着“表演设计的完整性与突破口”,国际舞美大师、国内外知名舞美专家及同行近200名代表参与活动,共同探讨行业机遇与挑战。论坛期间,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迎来了首个公众开放日,规模宏大的“舞美艺术城堡”第一次向好奇的观众展露制作车间和立体库房的“真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演出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天的演剧方式、观演关系和传播手段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面向未来,重新定义和设计戏剧场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说。2020年9月24日,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国家大剧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20台湖舞美国际论坛继续砥砺前行,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是论坛的分会场之一。

       论坛以“21世纪的舞台——物质与虚拟”为主题,通过中外嘉宾主旨演讲、国内嘉宾对谈的形式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在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健的主持下,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部长管建波、德国柏林舞美公司总经理洛夫·迪特·苏尔等业界知名人士共话行业热点。论坛紧密围绕舞美制作与生产、舞台美术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等内容展开讨论。“疫情直接影响着演出行业。”管建波认为,这同时也是舞台美术自我升级的时机,“以前的一些工作模式必须要加以改变,比如将来我们更多会运用影像、3D等新技术来进行表现,减少人员聚集。整个社会都会对舞美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需要进行转型和升级。”而本次论坛的主题之所以定为“物质与虚拟”,也是希望引发对舞台空间和社会生活空间、戏剧艺术和社会建设之间关系的反思。

       搭建国内外舞台美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和标准的制定,国家大剧院始终在引领,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正是其中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