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2021北京两会特别报道总第76期 >2021-01-25编印

开展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 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
市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刊发日期:2021-01-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jpg图为城市副中心与河北三河市交界处的河湖环境正在得到较大提升。马文晓/摄

本报讯(记者 杨旗)昨天,记者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提请大会审议的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汇,备受广大代表关注。今年,本市将从开展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等方面,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回顾“十三五”时期,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成绩亮眼。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疏解提升市场、物流中心781个,基本完成一般制造业企业集中退出、区域性批发市场大规模疏解任务,完成350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累计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服务网点6000余个,新增城市绿地3600公顷,建成城市休闲公园190处、小微绿地及口袋公园460处、城市森林52处。

城市副中心框架也全面拉开,一大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交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协作成效显著。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有序推进,国家速滑馆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积极推进赛事组织和赛会服务保障工作,大众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报告中指出,北京“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更大成效,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轨道上的京津冀”畅通便捷,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

围绕这一目标,本市将开展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攻坚和提升为重点,一体化推进功能疏解、综合治理和优化升级。拆除违法建设25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000公顷。分类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200条精品街巷。精准补建和提升便民商业网点,加快推动家政维修、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提质,支持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推动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

在建设城市副中心方面,本市将保持每年千亿以上投资强度,提升城市副中心承载能力。加快行政办公区二期、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建设。发挥城市副中心投资基金作用,培育发展运河商务区高端服务业,高水平运营好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等领域,推动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

今年,本市还将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三所学校实现竣工、医院主体结构封顶;在交通领域,将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推动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城际铁路联络线、平谷线等建设;在生态领域,本市将深化区域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落实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持续推进跨界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完成封山育林25万亩。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本市将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在津冀布局更多产业链项目和创新成果应用场景,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规划衔接和融合,强化区域“三链联动”。此外,还将推进京张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带建设,加强就业、养老、社保等政策衔接,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