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护送孩子过马路。记者 党维婷/摄
快递员寒风中分拣投递。记者 党维婷/摄
供电人巡检测温线路。记者 常鸣/摄
小小驿站温暖环卫工人。记者 唐建/摄
明亮黄:早高峰路口交警一站两小时
本报记者 郭丽君
昨日7时,室外气温降至零下15℃。“穿得不论多厚,出门瞬间冻透”,天寒地冻中站上几分钟,就冻得透心儿凉。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城市道路交通顺畅,为了市民出行安全有序,在酷寒中一站就是几小时,他们就是交警。
路口中央,亮黄色的反光警服格外显眼。7点刚过,在新华大街京杭府路口,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交警张志生与几名辅警已到达岗位。没一会儿,口罩都被冻硬了,一名辅警眼镜片上甚至冻出了冰花。
“违法不过岗,天再冷也要保证路口的秩序和安全!”早高峰渐起,路上车多人多,张志生在疏导交通的同时紧盯交通违法车辆。伫立户外一小时,尽管鞋里加了“热贴”又穿了两层袜子,但没一会儿张志生就已经“冻木了”。
“习惯了,十字路口没有地方遮风。”换岗间隙,张志生两只手使劲搓了搓冻得发紫的脸。按照流程,早晚高峰交通疏导各需在路面岗位站立指挥两个小时。这样的极寒天气里,手脚脸很快就会冻麻木。在低温环境中执勤,保存“热量”就靠着穿梭于车流间疏导交通。说起天寒辛苦,张志生摆摆手,“没什么说的,这是交警的本分。几乎每位老交警都有关节炎、风湿病。”
为方便与驾驶人交流,戴着口罩执勤的交警都要将脖套往下拽,尽量提高嗓门说话,来回几次半张脸就会冻得通红。由于戴手套操作设备实在不方便,张志生索性将手套脱掉直接用手操作起来。
车流中,一名司机右转弯时一直玩手机,丝毫没有顾及行人安全,被交警及时拦截教育。“请出示驾驶证、行驶证。知道开车的时候不能用手机吗?路口这么多行人和车辆,看手机会分散注意力的。”“下不为例,做得确实不对。”仅站了不到两分钟,司机就被冻的直跺脚。虽然手被冻麻,嘴被冻木,但交警不忘叮嘱让司机学习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红茶暖白:“红糖姜茶红”遇上“天使白”
本报记者 金耀飞
10时,大风呼啸,潞源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的院子里,隔离栏已经被寒风吹倒了3次。前来接种疫苗的人们裹紧衣裳,一路小跑进室内。人群中,几位拎着暖壶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意。
接种点内,居民们有序排队。忙碌在健康咨询区、登记区、接种区的医务人员们和蔼亲切、一丝不苟,耐心告知流程,提醒注意事项,现场秩序井然。近日,潞源街道正式启动新冠疫苗接种,西集社区卫生院的17名医务人员集体上阵。前日,气温骤降,寒气袭人,街道“战‘疫’青春号”志愿服务队的7名队员为医务人员送来了红糖姜茶,驱寒送暖,冲去疲乏。
“谢谢你们!”“更谢谢你们!”接过暖暖的姜茶,白衣天使和青年志愿者互相致谢,隔着防护面罩相视一笑。“这还是我从医以来第一次收到姜茶,我代表所有医护人员感谢大家的关怀。”接过姜茶,西集镇社区卫生院副院长杜强感动不已。
疫情期间,潞源街道的青年志愿者风采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街道团工委火线组建“战疫青春号”志愿服务队,除了参与入户排查、值勤值守、防疫宣传,还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跑腿儿”代购服务,主动帮助小区物业“减负”。
安心蓝:坚守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本报记者 田兆玉
前天下午两点,零下15℃,徐辛庄变电站里,31岁的变电站“测温工”张燊身着蓝色工服,手持设备对变电站内带电部分连接点逐一测温。
徐辛庄110千伏变电站地处郊区农田旁,温度要比市区还得低5℃左右。没一会儿,张燊两手就被冻得通红。“为了方便干活儿,测温时一般都不戴手套。”检查完设备,张燊跺跺脚驱寒,“每两小时一次,通过红外测温对负荷线路进行测温,主要是监测重点线路有没有异常发热。只要设备安全运行,我们就一刻不能放松。”
连续几日低温,通州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电网能否顺利通过寒冬用电高峰大考,离不开像张燊一样的守护者。为保障居民百姓温暖过冬,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启动冬季大负荷预警应急响应。目前通州电网运行安全平稳,电力供应有序。
忙碌红:快递小哥一上午送了110单
本报记者 田兆玉
昨天16时,身穿红色工服的孙安伟从快递车里取出快递,开始当天的第二轮配送。孙安伟今年34岁,河南三门峡人。两年前,他成了一名京东通典铭居营业部的快递小哥,他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再有一个月就干满三年了。”
早晨5点半,他从家出发,呼啸的寒风扑面而来,冻得他直缩脖子。“今年真冷!我穿了加厚的保暖内衣,换了一件厚大衣,风一吹还是觉得透风。”6点,他准时到达站点,按照配送区域分拣包裹,开始一天的配送任务。孙安伟平均每天配送200单左右,每天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
“年底了,大家开始准备年货,快递量也上来了。”孙安伟的小车很快装得满满当当。天气冷,生鲜、果蔬、塑料制品怕磕碰,容易碎。处理订单时,遇到这些物品,孙安伟和同事就会特别注意加装个保温袋、保温箱、泡沫袋等包装。
8点半开始配送,出发前,他在腿上又贴了三个暖宝宝。
他负责的区域,既有高档住宅楼,也有老旧小区。爬楼送货是他每天的固定动作,算下来,一天得爬100多层楼。一个上午,他已经完成了110多单,下午还有60单要送。
守护绿:为植物穿“冬衣”
本报记者 王军志
气温骤降,人冻得够呛,植物也怕冷。
前日,在梨园南街绿化带,园林工人冒着严寒维修破损的防寒挡盐板。据统计,当天,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对全区40多个路段破损挡盐板同时开展摸排维修。
为提高行道树木抵御病虫害和安全过冬的能力,区园林绿化局在初冬时节,就对九棵树东路、西海子公园等百余处道路和公园的乔灌木进行树木缠裹、搭设风障。同时,对重点道路沿线搭设冬季防寒围挡,累计完成防寒挡盐板搭建28万延米,搭设防寒玻璃钢挡盐板5.7万延米。
“挡盐板,顾名思义,就是在冬季下雪后,为防止掺有融雪剂和盐类残留物的雪水造成植物‘盐害’而设置的挡板。而且,冬季干燥人要多喝水,植物更需要保水。”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地区近期的寒潮风力较强,隔离带地表极易被吹干造成绿地干旱,引发苗木死亡。而挡盐板除了能阻挡“盐害”,还能有效减少风力造成地表水分损失,营造局部小气候,利于各类植物安全越冬。
为植物搭建的防寒围挡也很讲究。区园林绿化局特意选择了防寒风障材料无纺布,颜色则选择与道路街景相融合的深绿色。尺寸上,高于园林植物的纵深,宽于植物冠幅,严密齐整、牢固耐腐,安全度寒潮。
暖心蓝:驿站上线关爱“马路天使”
本报记者 冯维静
环卫工人用汗水温暖着城市的冬天,为环卫工人提供的服务设施也在这个寒冬温暖着他们。
中午,忙了一上午的环卫工人王桂敏来到西大街“环卫工人驿站”。约10平方米的小屋里,沙发、凳子、饮水机、电暖炉、电磁炉等一应俱全,两名穿着蓝色环卫服装的工人正在驿站内休息就餐。“现在大伙儿越来越心疼我们了,感谢大家!”王大姐对驿站设施挺满意。她告诉记者,现在不仅单位每个月为环卫工人发手套、口罩、棉鞋等生产劳保用品。不少商家店铺还会主动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热水、优惠餐等,这些让他们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怀。
像王大姐一样的环卫工作者,在通州区有4000多名,这些“马路天使”在大街小巷承担起城市美容师的工作,每天要负责通州区1604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保洁、619万平方米绿化带保洁、2.4万平方米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保洁,以及全区21442个雨水口清理和307座公厕、27座垃圾站点的正常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