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主任孟彤(右二)在廊坊市妇产医院带着当地医护人员查房。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医生苏涛(右一)和助产士刘洋(左一)在廊坊市妇产医院为产妇手术接生。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医生张爱凤(右一)在廊坊市妇产医院坐诊。
本报记者 李如意
早晨6点半,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医生孟彤准时出家门。若是前往几公里外的通州妇幼,她断然不用这么早出门。但是这天,她要去六十公里以外的廊坊市,到廊坊市妇产医院工作。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与廊坊市的合作始于2016年,今年6月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与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签署了深化协议,决定共管共建廊坊市妇产医院。通州妇幼派出多名专家援建廊坊妇产医院,培训当地医护队伍,帮助当地建立健全各项医疗制度。北京优质的医疗技术推动通武廊地区公共服务同质化发展。
全力支援
当天8点,孟彤已经到达廊坊,换上了白大褂,今天她的工作在产科病房。廊坊当地的一位产妇王女士产前诊断为子痫前期,现在已是术后两天。孟彤仔细翻看了病历记录、检查报告,还察看了王女士的身体情况,她说:“术后两天,主要观察血压和脏器恢复情况,目前来看她恢复得不错。”查房结束,孟彤耐心叮嘱产妇的饮食注意事项。
孟彤现任通州妇幼产一科主任,已有21年的工作经验,从2019年5月开始定期到廊坊妇产医院支援,门诊和查房都是她的工作内容。她还记得两次危急时刻,她回忆说:“一次,我在出门诊,产科病房的医生到门诊就叫我。当时有个孕妇宫口开全,但胎心不好,需要阴道助产分娩。我跑进产房,消毒后立刻走上手术台,用产钳助产顺利娩出孩子。还有一次,我在病房手术,两个病人同时出血,一个是术中出血,一个是术后出血。根据紧急情况,首先通过宫腔置水囊压迫,成功为术中出血患者止血。然后,我给另一位病人按摩子宫半小时。”由于孟彤在产科急救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孕产妇都转危为安。
“要做就要实实在在,要真合作。“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张万龙介绍,目前先后派出35名专家援建廊坊妇产医院,产科小分队驻守当地并参与日常工作,孕产保健部部长、妇女保健部部长、产科主任、妇科主任、高级职称医师组成专家团队,妇科、产科每周各两次定期前往廊坊,出专家门诊、查房、组织培训和演练、完成疑难手术等。
带不走的医疗队
通州妇幼产科副主任医师苏涛和助产士刘洋常驻廊坊妇产医院。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们与当地医生共同工作。值夜班时,苏涛和刘洋都选择当地最年轻的医护跟自己一起值班。苏涛说:“这里的医生普遍年轻,查房时我们会对重点病人进行询问,在工作中我也会增加对疑难病例的讨论和分析,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对刘洋而言,产房的工作责任十分重大,“这牵扯到大人孩子两条生命”。遇到经验缺乏的助产士,刘洋便手把手教,“助产手法、窒息复苏方法、缝合技巧等,这些内容每天都要给她们嘱咐。”
2019年,通州妇幼的专家开展各类培训98次,参与或指导剖宫产450例,协助分娩321例。今年分娩总数已有369人。北京医生的专业和敬业感动着当地医护人员。当地助产士刘妍告诉记者:“我见识到了精湛的助产适宜技术,应急预案中合理的团队分配,知识更新迅速。”
北京医生的人文关怀也让刘妍印象深刻。助产士们会自然地对产妇说:“亲爱的,我已经看到了宝宝的头发了。”“亲爱的,你再努努力!”刘妍说:“亲爱的,这种亲密的称呼,对于含蓄而传统的中国人,怕是叫自己最亲密的人都会感到羞涩,但是助产士们称呼产妇的时候,说得非常自然,无形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产妇的信任度。”
本地医生行动起来了
有了通州老师们的帮助,我们医院在廊坊更有名气,也更有底气了。”廊坊市妇产医院院长杜景林告诉记者。然而,在杜景林眼里,变化最大的还是医院医护人员更加勤奋好学。
他向记者介绍,当地医生都养成了书不离手的习惯,处理完日常工作、手术,都会安静地坐在办公室看书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每日交班时利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的知识点学习,而知识点都是每名医护轮流自己准备,准备的过程就是思考记忆提高的过程,科室形成“天天有学习,日日有更新”的常态,从而不断提升科室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升科室的业务水平。医生之间互相提问也成为日常,他补充说:“下到科室,随处可见医生护士三三两两背书的场景和大家相互提问讨论的场景,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可以说,有了北京老师们的帮助,我们当地医生也行动起来了!”
开启共建共管模式
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是该市唯一的一家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廊坊市辖区内妇女儿童的保健医疗任务和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工作,以前,工作主要以保健为主,妇科、产科、儿科等临床项目相对薄弱。很多来自廊坊市区、北三县等地的孕产妇都奔波数十公里到通州妇幼就诊、住院。2018年11月,通州妇幼医疗小分队进驻廊坊妇幼下属的妇产医院协助开展临床工作。今年6月,双方举行深度签约仪式,由通州妇幼与廊坊妇幼共建共管廊坊市妇产医院。为了共同落实好此举,促进两地妇幼卫生工作的同步,通州区卫健委、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廊坊市卫健委、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也多次进行沟通交流。
如何推动同质化服务?在张万龙眼里,派出高水平医生支援是一方面,也要帮助廊坊妇产医院完善诊疗流程。他介绍,通州妇幼协助建立并完善了24项科室管理制度,比如病房交接制度、会诊制度、急诊制度、转诊制度、产科门诊工作制度、检查室工作制度、高危孕产妇门诊管理制度。孕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孕产妇疾病的一种。目前廊坊妇产医院建立了孕期糖尿病管理的有关制度,当地医生已经掌握孕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何控制饮食、胰岛素何时介入,以及如何对孕妇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在通州专家的带动下,2019年廊坊妇产医院产科门诊量由上一年度的1.75万人次增长到2.45万人次,同比增长40%;妇科门诊量由上一年度的8000人次增长到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0%。经过了一年的精心准备,廊坊妇产医院于2019年8月建立了独立的妇科病房,引进开展了宫、腹腔镜以及阴式妇科微创手术,能够完成妇科常见疾病和妇科良性肿瘤的手术,实现了妇科手术业务上“零的突破”。
“通过专家的带教、查房、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以及新技术应用,拓宽了服务范围,由原先只接正常产患者到处理病理产患者,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张万龙透露,未来将继续派出产科、妇科、儿科、乳腺科、保健五支专家团队,同时协助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在妇幼健康专业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建设以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为平台,以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为技术支撑,辖区助产机构全部参与的廊坊市妇产科医联体。同时,通州妇幼也将深化与北三县合作,带动北三县整体妇幼保健工作发展,实现儿科、乳腺科等多学科的协同发展。
专家解读
通武廊应重点考虑城市的宜居属性
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叶堂林
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产业支撑是基础和根本,只有实现产业的大发展,才能更好地集聚人气、提升财气,进而推动城市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而在今天,宜居这一要素正成为影响人才流动的核心要素,北京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宜居方面,人才不仅看重城市的自然环境,更看重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核心是要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即解决老人看病问题和小孩上学问题,这就需要城市建设高水平的医疗体系和教育体系,使得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实现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有效率的方式。对通武廊地区来说,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医疗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应加强医疗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可建立新建医院与高水平医院及医科大学间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医疗服务机构共建模式。在投融资方式上,可借鉴国外公立医院建设的PPP模式(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模式),以未来一定期限的医院非医疗服务运营权限为交换,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到公立医院的建设中来;在公私联合办院上,可借鉴上海的“小樱桃门诊”模式,由市属医院携手民办的医疗连锁诊所联合办院,门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市属医院定期派知名专家到民办诊所坐诊。
二是加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通武廊地区的学校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加强课程计划、资源设备、教师资源柔性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建立“联合式”教育联盟模式。在教师资源共享方面,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联盟内转岗培训、跟岗学习等多样化、深层次的教育交流,提高教育机构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教师柔性流动机制,鼓励教学联盟内部以教师走校、名师带教等方式促进教师柔性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参加柔性流动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教补贴和交通补贴。在课程资源共享方面,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在联盟内部共享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促进学校间通过信息交流平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学习。
■相关新闻
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建立医联体
本报讯(记者 李如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燕达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日前正式签约,双方合作建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河北燕达医院医疗联合体”。今后,燕达医院将借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学科优势、专家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燕达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约合作,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也是探索跨地区医联体建设的有益探索。
根据协议内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在学科建设、继续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对燕达医院给予支持,双方共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异地转诊、预约挂号等绿色通道,开通远程视频讲座及病例讨论,使京东地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1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8个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两院合作将进一步调动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在周边地域合理释放,推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提高廊坊北三县医疗服务能力,为域内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