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5274期 >2020-09-24编印

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
刊发日期:2020-09-2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陶涛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纵贯祖国南北的中国大运河,已在广袤的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从南到北奔流3000多公里,孕育着灿烂、多彩的运河文化。9月23日,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2020京杭对话”)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政产学研各界嘉宾齐聚北运河畔,探索以文化为引领的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形成与沿线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千年运河再次焕发生机。

文化引领 让千年运河焕发新生机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不只是“京杭对话”交流,还有大运河沿线丰富地域文化的展现。在主论坛暨开幕式现场,主办方设置了“鉴古藏今 共建共享千年运河”系列主题展,包括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 水陆都会”档案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千年运河 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影像大赛”优秀作品展、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成果展,从过去到现在,展示了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真迹受到了广泛关注,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大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

产业落地 南北联动双向发力

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兴盛,离不开产业的推动。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市在本届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2020京杭对话的产业落地。

活动现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了《北京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谋发展”,充分发挥各自文化旅游资源和优势,全面促进两地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互联互补、互促互融,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活动现场,北京银行、杭州银行首次联合发布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金融产品,以“运河帆影”“京杭通惠”命名的两款文化金融产品,将助力京杭两地不断深化合作,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规模升级 京杭对话“朋友圈”再扩大

自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机制创立以来,“京杭对话”平台的吸引力不断提升。2020京杭对话“朋友圈”再扩大,从四方参与,升级为五方合作机制。

在2020京杭对话开幕式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浙江省政府新闻办、杭州市政府、中国新闻社以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共同签署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五方合作机制框架协议》,携手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五方合作机制的建立,更有利于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活动现场,世界运河城市代表、专家以及中国大运河·杭州形象大使郎朗还通过视频的形式,表达了对2020京杭对话的关注与支持,通过与中国运河城市互动交流,持续分享好想法和好项目,促进世界运河城市的协同发展。

跨越南北 运河文化名人精彩对谈

大运河是文化之河,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活动现场,组织了“运河文化名人对谈”,邀请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家麦家。三位来自北京和浙江的文化名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南北的精彩对谈,围绕“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发表各自看法。

他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大运河也不只承载着物质和贸易上的往来,更体现了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

现场,活动组委会还向全社会发出《共建共享大运河文化倡议》,从加强运河保护、传承运河文化、用好运河财富、推动国际交流、带动全民参与五方面,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中来,共建共享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