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民生总第5215期 >2020-07-03编印

区城管执法局11批次330余人次投身社区防控
下沉党员干部“疫”线显担当
刊发日期:2020-07-0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欢 通讯员 兰林俊

自疫情发生以来,区城管执法局11批次,330人次的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到北苑、中仓街道办事处的5个社区12个点位,参与社区值守140余天。在每一处值守点位,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细致地做好卡点值守、体温测量、人员登记、车辆检查等工作,全力协助社区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守门员”与“勤务兵”

王乐成是一名入党24年的老党员,一名有着13年军龄的老班长,他主动请缨,下沉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他每日早早到岗,协助进行完小区消毒清理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防疫,他在小区门口站岗时,遇到小区居民就会主动打招呼,有时还会聊几句家常,叮嘱出门的人“出门戴好口罩”、“天热了多喝水”……“中国人最讲人情,我和居民们混熟了,他们总不会让我热脸碰壁吧。”王乐成说。

虽然戴着口罩别人看不见表情,但是他依然保持着微笑,因为他觉得居民一定可以感觉到来自他内心中的友善。

除了完成小区值守任务,做好“守门员”,他还充当起了小区的“勤务兵”。谁家大妈腿脚不好快递需要送一下,谁家大爷要搬桌子挪东西需要搭把手,只要和他说一声,他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下社区值守的这些日子,他已经和这里的居民们成了一家人。

90后请愿下沉抗疫

 90后李晶鑫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踊跃报名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向组织递交的请愿书中,他写道:“虽然我不是正式党员,但我平时就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向身边的党员同志学习。在此次疫情防控战役中,我向组织提出申请,将我安排到社区一线去接受锻炼和考验。”

下沉初期,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由盯守人员对出入小区的人员逐个测量体温,以往好几个门可走,畅通的小区出入口一下子变得局促起来,赶上出入高峰期,排队检测是常有的事。因此,部分居民对日常频繁的检查测温有了抵触情绪。

“一开始不配合的人挺多,经常有人抱着刚拿的快递就往里跑,叫都叫不回来,但防控工作不能放松,我们只能一个个地查,遇到冷言冷语的我们就耐心解释。”李晶鑫说。

渐渐的,日复一日的认真工作产生了良好反响,小区居民的防护认知逐渐提高,冷言冷语慢慢变成了暖心问候。“真不容易,多注意身体!”有的居民自发采购了一些防护物资送到门前的防控岗,让坚守岗位的城管队员多了分干劲。

为居民安全严格值守

张帆在北苑街道滨惠南三街社区2号院参与疫情防控,主要负责进出小区人员测温、出入证信息核实、隔离记录上报等工作。

这个院有很多租户,而且每户的租住人数基本都是2人以上,每户人员情况都不一样。为了确保居民安全,张帆和社区工作人员在防控方面非常严格,查出入证、测体温,一个都不能少。

“居民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特别是有几位志愿者,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使我们能够更快熟悉社区情况,遇到问题也能够更顺畅地解决。”张帆说,“我的心愿就是为居民站好岗、看好门,把风险挡在社区之外,履行好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共产党员的使命”。

张帆的爱人在市区上班,社区值守结束后张帆要先驾车接爱人回家,吃完晚饭都已经9点多了。

“我们社区的志愿者都是已经退休的老党员,他们身上那种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倍感触动。我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张帆说。

和王乐成、李晶鑫、张帆一样,副中心城管人用平凡悄然的行动,朴实无华的语言,书写出了一篇篇带着“温度”的战“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