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 通讯员 李景铭)“以前送单间隙只能在路边歇脚,现在驿站里能喝水、热饭,跟‘第二个家’似的!”在杨庄街道靓景明居社区的“链链驿站”里,刚送完外卖的李师傅一边用微波炉热饭,一边笑着感慨。近期,通州区围绕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需求,通过建驿站、办活动、送普法等举措,将关怀融入城市角落,让这群“城市毛细血管”暖心又安心。
打造户外“温暖港湾”
通州区首个房地产中介企业与社区共建的“链链驿站”,日前在杨庄街道靓景明居社区正式投用。该驿站由街道社区提供闲置场所,北京链家负责改造建设,站内空调、微波炉、充电设备一应俱全,不仅能满足快递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饮水、休息、热饭的需求,还向周边居民开放免费擦玻璃、简单维修等上门服务。驿站启用当天,同步开展的公益理发、中秋主题活动,更是吸引了新就业群体和居民踊跃参与,成了社区里的“便民小枢纽”。
点亮“新”群体精神生活
近日,在运河商务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彩灯映照家乡情”手作活动让快递员、外卖员们暂时放下忙碌。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大家动手搭建花灯框架、粘贴灯面,当一盏盏彩灯亮起,现场满是欢声笑语。“看着自己做的灯,好像照亮了回家的路,心里暖暖的。”一位外卖小哥的分享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而梨园镇开展的“情暖双节,暖‘新’传爱”活动,则通过中秋习俗讲解、知识问答、手工做月饼,让网约家政人员、快递小哥们在互动中感受节日氛围,从“城市服务者”慢慢成为“社区主人翁”。
撑起就业“保护伞”
除了生活关怀,通州区还聚焦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张家湾镇总工会走进大货车司机群体,通过宣传手册讲解职工权益保障法律知识,引导司机们“遇事找法”;漷县镇总工会则来到外卖配送站,向送餐员发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知识问答》折页,普及维权途径。“知道工作有法律保障,我更有信心做好现在的工作了。”一位送餐员的话,道出了法治护航带来的安全感。
记者从区委社会工作部了解到,下一步,通州区还将推动各类暖心驿站、补给站全年无休开放。持续深化问需机制,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更精细、更专业的服务项目,如深度技能培训、家庭关爱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