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81期 >2025-10-14编印

通州推进校园微花园建设
百年潞河长出“有故事的绿色角落”
刊发日期:2025-10-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 实习生 张丹)“球菊要朝着阳光种,树荫下适合栽玉簪,再立上校史亚克力牌,既好看还能学历史。”近日,通州潞河中学宿舍楼下的80平方米闲置地热闹非凡,师生们手持图纸、搬运花苗,正忙着打造“记忆微花园”。这处曾被忽略的角落,即将变身校史与生态交融的校园打卡点,成为首都“我是城市小园丁”活动中最具历史温度的实践样本。

创办于1867年的潞河中学,素有“长江以北最美校园”之称,此次微花园选址暗藏巧思。“我们特意选了宿舍楼下的必经之路,这里师生关注度高,地块又整齐,能让绿色融入日常。”项目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教授指着图纸笑道,“更重要的是,师生们有丰富的植物养护经验,我们送来技术支持,还能和校史、生物课程结合,一举多得。”这片80平方米的空间,即将串联起百年校史与现代生态,让老校园焕发新活力。

从蓝图到落地,学生的创意始终是核心引擎。筹备阶段,同学们化身“少年园林师”,在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教授团队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用画笔勾勒理想花园。最终敲定的方案,巧妙实现了“校史+生态+美育”三重融合。未来,师生们计划将微花园与校史深度结合,通过景观设计展现学校发展脉络;植物搭配上,亮金女贞、迎春作背景层,大花月季、紫菀撑起中景,玉簪、金边麦冬等耐阴植物点缀边角,确保“四季有景、步步有料”。

“不仅要设计,更要亲手建、用心护!”高二学生李同学蹲在花池边,小心翼翼地为花苗培土。据悉,从前期设计到后期栽种、挂牌、日常管护,师生将全程参与,从“设计者”变身“守护者”。李同学眼里闪着光,“能参与建造属于我们校园的花园,既骄傲又自豪,以后路过这儿,都会觉得亲切!”这种沉浸式参与,不仅普及了园林绿化知识,更让热爱自然、劳动、家园的种子,悄悄在学生心中发芽。

未来,通州区将以潞河中学为范本,持续推广校园微花园建设。“我们希望汇聚更多青春智慧,让每一所校园都长出‘有故事的绿色角落’。”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藏在校园里的微花园,终将串联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花园城市的图景,让绿色与梦想在少年心中一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