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80期 >2025-10-13编印

区人大代表张素英
“要让选民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刊发日期:2025-10-1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谢佳航

通运街道紫运园小区西门的凉亭,是社区老人们常聚的“休闲角”——棋盘摊开、热茶一沏,邻里间的家常话便伴着笑声传开。就在不久前,这里因缺少扶手,两位老人不慎摔倒。从“揪心隐患”到“安心港湾”,促成这一变化的,正是通州区第七届人大代表,现任霍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素英。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是张素英作为人大代表始终践行的履职准则。在2024年上半年选民接待日问需中,紫运园小区多位居民向她反映“小区主路十字路口车速快,老人孩子过马路总提心吊胆”。接到诉求后,她以代表身份开展实地调研,蹲点观察车流、丈量路口距离,当天就协调工人进场施工。短短三天,崭新的减速带顺着路口延伸,过往车辆缓缓减速,居民心里的“安全弦”终于松了下来。居民刁阿姨说:“张代表把我们的担心放在心上,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现在过马路踏实多了。”

面对关乎群众安危的“老大难”问题,张素英更是以人大代表的担当主动向前、一抓到底。2021年12月她在走访桦秀路周边选民时,不少家长反映“桦秀路路口紧邻小学校区,早晚高峰学生和家长多,可连个红绿灯都没有,车辆抢行太危险”。张素英将这些问题整理形成《紫运北街与桦秀路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的意见建议》,记录在社情民意记录本上,并提交至区人代会。此后她多次跟进建议办理进度,2022年,一组崭新的红绿灯终于在桦秀路路口亮起,红黄绿的交替间,这条曾经的“危险路”,变成了守护师生与居民的“平安道”。

2024年11月底的凌晨两点,一居民家中暖气管跑水。接到电话后,张素英立刻起身赶往现场。到达后,她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协调物业和维修人员,全程跟进直至凌晨五点修复完毕,避免了损失扩大。

事后,居民握着她的手说:“凌晨这么冷的天,您还第一时间赶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真是把我们选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场深夜救援,不仅彰显了她作为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更是她以人大代表身份践行“随时倾听选民呼声”承诺的真实写照。

十几年来,无论是小区的选民接待日、街头的实地调研,还是居民家中的走访慰问,总能看到张素英忙碌的身影。她的履职笔记本上,记满了选民的诉求与建议;她的手机里,存着近千位选民的联系方式,随时准备倾听大家的声音。作为霍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坚守基层岗位;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区级人大代表,她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把选民的急难愁盼作为履职的出发点,通过提交建议、协调部门、跟进落实,将群众的“呼声”变成“笑声”。

“一个个建议,事儿虽不大,但与百姓息息相关,这些建议都来自于群众,反映的是民声民意,当代表就得为百姓办事,不能辜负了选民对我的信任。”张素英的话朴实而坚定。从为凉亭加装扶手、路口增设减速带,到推动安装交通信号灯、深夜协调暖气维修以及帮助调解家庭邻里关系等,她用一件又一件实事,践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让选民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她的故事,正是无数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履职担当的缩影,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