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穿梭林间采收成熟中药材。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金秋时节,永乐店集体林场里,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林下田垄间,防风长势良好。工人手持工具,开着小型收割车,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收成熟的中药材,一派丰收景色。
近年来,永乐店集体林场充分发掘自身优良生态与丰富林地资源潜力,与草药种植企业合作种植中药材。目前林场养护面积共46500亩,其中中草药种植面积2250亩,分别种植了金银花、苍术、防风、射干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草药。今年,林场种植的150亩防风成熟,迎来收获期,这也是林场中草药首次获取经济收益。
与种植农作物相比,培育中草药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为了确保中药材能够健康成长,永乐店集体林场精心规划了三个种植区域,并为每个区域配备了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被合理分成工作队伍,每个队伍再细分为多个小组,每天对中药材进行精心的养护。同时,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永乐店集体林场对中草药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管理与维护,从而保证了中草药的种植效果与品质。
永乐店集体林场场长赵洪涛说:“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总结林下种植的经验,通过科学规划和积极扶持,深入挖掘森林资源的潜力,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提高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相关新闻:
于家务“林下之宝”丰收即售空
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正值仲秋,于家务集体林场内,赤芍种植区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通过前期对接,收获的赤芍迅速售出,“林下之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赤芍种植区,林场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挖掘、分拣工作。品相上乘的赤芍根茎,经清理、分级后,直接由收购商采收。“前期检测数据显示,这批赤芍药用成分含量已达标,完全符合采收标准。”林场相关负责人赵丽芳表示,这批采收的赤芍共7亩,是2021年秋至2022年春天栽种的。“这次赤芍丰收意义非凡,验证了于家务地区土壤、气候与赤芍种植的高度适配性,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赵丽芳表示。
种植初期,林场深入调研,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反复筛选后最终确定赤芍这一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潜力的药材品种,在7亩林下地正式开启试种。此后,于家务集体林场携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合作,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确保赤芍生长过程中的难题能及时解决。收获前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团队还在于家务集林体场举行了一场观摩活动,专业人员手持专业采样工具,在不同地块认真采集土壤样本,表示:“后续会重点分析土壤肥力、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为林场下一步种植规划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据了解,于家务集体林场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林药、林花等发展思路。在1600亩林下经济中,近百亩为花卉种植,除芍药外还搭配多品种花卉;林药板块计划新增400亩苍术种植,形成“芍药领衔、多元共生”格局。赵丽芳说:“预计赤芍亩收益可达20万元,观赏芍药鲜切花亩均增收8000元,同时带动农户参与管护工作,实现‘土地增值+劳务增收’双收益。”她表示,此次赤芍的成功售出,也让大家看到了林下种植的广阔市场潜力,坚定了林场扩大优质药材种植规模、推广“林药套种”模式的决心。接下来,林场还将依托林下经济发展成果,推动林药、林花等多元产业融合,打造集药材种植、花卉观赏、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林下经济新模式,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