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77期 >2025-10-09编印

上下携手,合理用药
通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建药学门诊
刊发日期:2025-10-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嘉辉

近日,以“上下携手,合理用药”为主题的2025北京第二届社区药学学术年会暨“国际药师节”药学科普宣教公益活动在通州区启动。此次活动旨在总结展示北京市基层药学服务成果,并面向公众开展合理用药科普。通州区作为本届年会的重要承办方和东道主,其基层药学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全场焦点。

通州药学门诊将全覆盖

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猛在大会上介绍了副中心药学服务的发展图景。他表示,目前全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药师326人,正着力推进药学质控、人员培训、处方点评和审方中心建设四方面工作。其中,“药物治疗管理(MTM)培训”覆盖了全区170名药师和医师。李猛特别提到,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才能站得出来,有底气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他透露,通州区计划在今年年内推动全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设药学门诊,“我们确信,居民有着广泛的药学服务需求,不断帮助通州区居民解决用药问题,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药师从药房走到百姓身边

下午,在台湖镇政府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药学科普宣教”活动正式开展,来自台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机构的药师们现场为百姓答疑解惑,“医生,我这高血压药老是记不住早上吃还是晚上吃,有啥讲究不?”一位家住台湖镇的居民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主任药师陈世财咨询。“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很有讲究,要根据血压波动规律来。您最好做个监测,我们帮您定个最合适的方案。”他坦言,仅他所在的团队近年来在通州各社区开展的合理用药培训与宣教活动就已不下百场。“科普宣教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是连接专业药学知识与百姓健康需求的桥梁。大型医院的药师更像‘专科药师’,主要面对疑难重症和住院患者,进行精准用药方案设计;而社区药师则是居民‘身边的用药管家’,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与依从性。”

药学服务向精准化迈进

下午还同步举行了“社区优秀药师风采展示”和“基于信息化的基层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会,信息化如何助力副中心药学服务提质增效成为核心议题。专题会分享的案例紧密贴合副中心实践:例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专家分享的药品采购与管理信息化工具应用案例,为通州提供了有益借鉴。这些探索旨在让数据多跑路,让药师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面对居民的精准化药学服务中,标志着副中心基层药学服务正向智慧化、精细化迈进。

未来让药学价值可知可感

谈及未来,李猛表示,通州将持续强化药学质量这一“安身立命之本”,并积极拥抱变化。“比如AI审方,未来不仅能提升效率,可能还能发现人工难以察觉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但他强调,所有技术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当我们的药学服务真正展现出价值和效果时,居民的认可和信任就是最好的回报。”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基层药学服务正悄然转型,从保障药品供应到关注用药成效,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守护市民健康、提升基层医疗质量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