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77期 >2025-10-09编印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通州区托育服务提质增效
刊发日期:2025-10-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日前,通州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在东方星幼儿园正式揭牌,标志着通州区顺利完成《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中的任务目标。三载春秋,一路芳华。自《方案》实施以来,通州区的托育服务工作迎来了一场美丽的“蝶变”,也为全区婴幼儿家庭送上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礼包”。

精细管理:

护航在园每个环节

据了解,通州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在满足区域内普惠学前教育学位要求基础上,可实现托育服务、行业培训、示范指导、家庭支持等服务功能,同时可与区妇幼保健院实现“医育结合”的联动,将“科学养育、健康管理、早期发展”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健康保障”与“科学养育”双轨并进,扎实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让家长安心托付,让孩子幸福成长。

该中心挂牌的东方星幼儿园地处临河里街道,周边朗芳园小区1-8区、金隅7090等小区集聚,解决了区域托育需求供给的问题。在教学管理方面,中心构建了“1+3+N”管理体系,“1”即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发展规划,确保政策落地与资源调配的统一性,“3”即依托保教、卫生保健、后勤三大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在托育管理中的协同职责,“N”即组建跨学段教研组、膳食研发小组、安全联防小组等专门性组织,针对托育工作中的问题需求开展专项研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团队支撑。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东方星幼儿园园长宋艳利表示。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确保了从晨间入园到傍晚离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护花使者”保驾护航。“我们在教师的选派上也下了功夫,由‘妈妈型、经验型、亲和力强’的优秀教师组建托育教师队伍,这样对于小小孩的分离焦虑有一个很好的安抚和过渡作用。”宋艳利表示。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教学场地方面,楼内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功能性区域及大动作游戏区,室外规划了自然探索区及体能游戏区,与东方星幼儿园共享游乐空间,对于未来正式升入幼儿园,从儿童心理角度化解了儿童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问题,更能支持幼儿长链条发展。目前,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已经开设了全日制托班,以标准化服务满足家庭基础托育需求。未来,将坚持“以家庭需求为导向”,逐步开设半日制托班、亲子陪伴班、亲子体验班等多样化班型,满足不同幼儿及家庭的需要。

专业赋能:

把握2-3岁幼儿发展关键期

东方星幼儿园的托育老师崔华告诉记者,实际上,托育的课题不仅仅是孩子自身的成长,还有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比如说,有些小朋友送进园还在穿纸尿裤,我们也需要和家长沟通,帮助我们的孩子进行一些适当的戒断和干预。”从儿童心理和发展规律来看,2-3岁是幼儿自我意识萌发、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开始探索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正在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据了解,通州区托育的师生比例控制在1:7以内,托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协作能力与社会适应性。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引导孩子学习分享、等待和表达需求,这些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对这个阶段的孩子都至关重要。“我们努力创设了温馨舒适的家庭式环境,在我们小托班每个桌角、椅子角都进行了软化保护,就是希望创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让孩子们在主动探索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崔华补充道。

以爱育爱:

推动托育从“有”到“优”

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托育需求亟待解决。一方面,老龄化趋势使得老人帮带孩子的传统支持减弱,另一方面,市场化的育儿嫂费用昂贵且质量参差不齐。托育服务已不仅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影响深远的重要社会议题。

“当我们谈论托育工作的重要性时,实质是在讨论我们愿意为下一代的发展奠定怎样的基础。投资有质量的托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社会资本。”通州区教委学前教育科陈康康老师表示。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有质量的托育能通过科学照护、丰富互动和适宜环境,为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单纯“看护”不同,专业托育注重回应性照护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婴幼儿建立安全感、培养探索精神。不管是《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的制定与实施,还是此次通州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揭牌,都是抓住了“质量”这一核心。目前,通州区托位总数已达4246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66%,已经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推动托育从“有”到“优”的转变,需要加强师资培养、规范服务标准,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人生最初三年关键期的发展支持,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既是对家庭育儿焦虑的实质性回应,更是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长远投资。

本报记者 郑实 通讯员 陈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