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石峰)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将迎来一场文明实践的盛会。记者从活动筹备组获悉,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迎国庆·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将于9月26日在大运河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北区举办。这场活动不仅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营造喜庆氛围的重要举措,更将成为集中展示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走进如今的副中心,文明风尚的气息已融入城市肌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域覆盖,文明实践阵地延伸至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副中心书店里,书香与文明理念碰撞出思想火花;养老驿站中,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温暖着老年群体;交通检查站旁,文明引导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截至目前,通州已建成书香、交通、助老、医疗健康、助残、白领、劳动者、园艺8类128个特色文明实践驿站,累计服务群众超209万人次,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在理论宣讲领域,通州区更是走出了一条“沉浸式”创新之路。为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首善之区,通州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讲习所、运河之舟讲习所、副中心科技小院讲习所等特色宣讲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告别“枯燥说教”,在文化浸润与场景互动中深入人心,线上线下参与活动人数达3683.1万人次。同时,统筹全区机关干部、思政教师、青年代表、百姓名嘴、文艺骨干资源,组成“五个一百”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伍,已开展“百人千讲进百站”文明实践宣讲活动691场,线上线下覆盖受众3.7万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既有“高度”更有“温度”。
校地联动则为文明实践注入了青春活力。通州区联合北京物资学院,共同组建“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创新示范联合体,策划实施“运河学子百村行”文明实践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乡村,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运河文化、乡村振兴相结合,在实践中传递文明理念,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区域”的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区还将文明实践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出“运河大集”这一文商旅体农融合品牌。目前,精心策划发布“运河大集”及周边农文旅主题线路97条,绘制“运河大集及周边旅游资源导览图”,整合大集周边餐饮、采摘、民宿等124个点位资源,开设“副中心文明市集”,将理论政策宣讲、医疗义诊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送到赶集群众身边,让市民在体验乡村风情、购买特色农产品的同时,感受文明实践的魅力。如今,“运河大集”月均接待市民30.3万余人次,成为通州区文明实践与民生服务相辅相成的生动写照。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即将举办的“迎国庆·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将通过情景宣讲、非遗展示、文明实践生活圈等环节,进一步展现通州文明实践的创新活力。其中,情景宣讲环节将创新运用“情景串联式”形式,通过“人、物、影”的融合打造文明实践叙事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志愿者的一线实践;现场设置的非遗互动体验区、文明实践服务惠民区等,更将延续“为民服务”的文明实践理念,让市民在参与中收获满满幸福感。
9月26日,让我们聚焦大运河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共同见证通州区文明实践的丰硕成果,感受这座城市因文明而焕发的独特魅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