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店镇大沙务村水厂。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近日,随着台湖、张家湾2座水厂完成工商变更登记,通州区农村地区14座乡镇集中供水厂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今后,通州农村供水将不再分散管理,而是统一由专业团队运营,农村居民用水将更有保障,水质将更好。
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几年前,通州区推进农村供水改革,7个乡镇的14座集中供水厂全部由大运河(北京)供水有限公司管理。“以前农村供水规模小、分散、管理弱,这次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让政府牵头、国企来具体运营,把农村供水资源整合到一起,让管理更加专业,让农村居民也能用上稳定、靠谱的水。”该负责人介绍,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区水务局指导供水公司完成14座水厂的清产核资、产权归属确认等关键工作。通过“一厂一策”的细化方案,严格遵循市场化规则与民生保障原则,既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保障了原供水企业职工的权益。如今,14座水厂全部纳入区属国企管理序列,正式开启“专业人做专业事”的规范化运营。
随着14座乡镇水厂的专业化运营,全区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将实现从“基本保障”向“优质服务”的跨越。下一步,区水务局将持续督导供水公司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快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改造,分批分期实施供水管网更新工程,从源头提升水质保障能力,让农村居民能够喝上更加优质的水;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强化水质监测与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供水过程的安全可靠;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供水与城区供水管网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同网、同质、同源、同服务”的城乡供水目标,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区居民同等的供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