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以前下雨,阳台漏得到处摆盆接水,半夜还得起来挪盆;现在修好了,终于能睡个整觉!”家住九棵树街道蓝调沙龙东区的张女士,最近总跟邻居念叨社区修防水的事儿。而在不远处的云景西里社区,居民李阿姨刚在文化节上穿汉服拍了照,手里还攥着亲手做的扎染手帕:“这活动比逛公园有意思,跟老邻居一起玩,热闹又开心!”这两件让居民挂在嘴边的“小事”,藏着九棵树街道服务民生、凝聚民心的巧思。
此前,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蓝调沙龙东区不少住户都被房屋漏雨困扰——有的家里墙皮泡得脱落,有的窗台逢雨就渗水,居民们虽没少念叨,却没找到好办法。“漏雨看着是小事,可天天惦记着,日子就不踏实,得帮大家彻底解决!”社区当即把房屋漏雨诉求纳入“社区难点清单”,第一时间联合物业公司启动排查。工作人员跟着维修师傅逐户上门,爬梯子查屋顶、蹲下来看窗台,不仅精准记下每处漏雨点的位置和渗漏程度,还建立了动态台账,确保哪家的问题都不遗漏。摸清情况后,社区一边抓紧向街道申请党群经费支持,一边与物业一起反复细化维修方案。施工队入驻时,社区工作人员更是天天守在现场,谁家担心修补材料影响健康,就帮忙找师傅答疑;哪家希望优先修窗台,就协调调整施工顺序。如今看着崭新的防水层,居民刘先生笑着说:“这事儿办得真痛快!”
前不久,云景西里社区的亲邻文化节又在公园里热闹开了场。八段锦队伍的动作舒展流畅,不少居民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学,连小朋友都踮着脚模仿;汉服体验区前,大家挑着襦裙、长袍,穿上后对着镜子整理衣袖,摄影师忙着捕捉大家的笑脸;非遗扎染摊位上,居民们把白布折成各种形状、用皮筋捆紧,浸入染料时还互相讨论“能染出啥花纹”,解开时的惊喜声此起彼伏;捶丸、木射这些老游戏更成了“爆款”,大人小孩围着场地排队,捶丸时的喝彩声、木射时的欢呼声,把氛围推得火热。“平时跟邻居也就点头打招呼,今天一起做手工、玩游戏,一下子就熟络了!”居民王大爷手里攥着刚赢的小礼品,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九棵树街道正把这样的民生实事和文化活动越办越实,接下来,街道还会继续围绕居民需求找方向,让基层治理的暖意,传到每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