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宏阳)昨日,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做客“交通大家谈”节目时介绍,经过多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市民出行习惯逐步转向绿色交通方式。2024年,北京中心城区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比上年下降15.8%。目前,为了推进公交、地铁融合发展,400余条公交线路进行了车辆报站机、车厢内线路图升级,增加换乘地铁提示,方便乘客接驳。
市交通委绿色交通发展处副处长邱荣华介绍,多年来,北京交通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强化“多网融合”发展,加速构建以轨道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撑、多种出行方式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
为了推进公交、地铁融合发展,北京公交集团近日对400余条公交线路进行了车辆报站机、车厢内线路图升级,增加换乘地铁提示,方便乘客接驳。
车辆及设备设施上,公交集团目前共有公交车2.1万部左右,其中一级踏步车辆1.3万余部,配备无障碍导板、轮椅固定装置的无障碍车辆近1.1万部,无障碍车辆整体占比超过52%,城区无障碍车辆占比超过80%。车内按座椅总数20%的标准设置老幼病残孕专座(双层车除外)。此外,从2018年起,本市新采购的公交车全部是新能源车辆。截至今年8月底,新能源公交车(电驱动)已超过1.55万辆,占比达到了74%。
在线路优化上,公交集团累计开通了14条通医专线,服务17所医院,日均运送乘客2500余人次。通学公交线路达到295条,服务118所中小学、1.79万名学生,日均运送2.61万人次。
地铁服务也充满了暖心细节。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获悉,北京地铁APP、小程序上专门上线了“爱心预约”功能,乘客只要提前预约,车站工作人员会按照约定时间,准备好相关服务设备设施,提前到达车站预约地点等候乘客,帮助乘客顺利出行、换乘。除了APP、小程序预约,北京地铁还保留了电话预约通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乘客可以拨打地铁服务热线96165。
截至2024年底,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1279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条、879公里,今年还有新线要开通。全市地面公交运营线路2564条,公交与地铁50米内换乘站点占88%,随着公交线网围绕轨道站点“饲喂接驳”,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
根据《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24年,北京市中心城区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比上年下降15.8%,工作日日均出行次数也较上一年略有下降。这说明,市民的出行习惯正在逐步转向绿色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