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耀飞)秋日桨声起,逐浪正当时。上周六,第三届“京津冀”赛艇、皮划艇(通州)精英赛在副中心激情开赛。
作为京津冀地区最高水平的水上运动赛事之一,“京津冀”赛艇、皮划艇精英赛首次落地副中心,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120余名运动员参赛。赛事由通州区体育局主办,旨在以体育为纽带深化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区域体育发展新格局,为京津冀地区的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赛事为期一天,分为赛艇和皮划艇两个大类。其中皮划艇项目细分皮艇和划艇两个竞赛类目,超20场次对决。赛艇项目中,长距离的1000米双人双桨项目最具看点,作为团体协作与个人技术的极致结合,其竞技魅力不仅体现在速度的角逐,更在于团队技术的稳定和战术节奏的配合。
在皮划艇静水竞技中,皮艇以速度为重,划艇则更考验平衡能力,设置1000米、500米、200米三个项目。1000米长程考验运动员持续输出能力、200米短距竞速则以极速爆发力定胜负,500米中程项目兼具耐力与速度双重挑战,展现战术技巧。
为提升应急响应速度,赛事安全保障工作除常规陆地安保团队及水上蓝天救援队全程值守外,组委会特别引入多艘新型水上无人救援艇,极大地提升了赛事水上应急救援的效率,为选手和观众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本届比赛得到北京市水上运动协会、河北省体育局水上运动中心、天津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及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通过赛事平台,三地将进一步深化训练基地共享、人才交流与高水平赛事协作,助力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这项赛事为京津冀地区选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大家一起切磋技艺、取长补短。这种跨区域的竞技交流,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术水平,也让大家在比赛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天津队队员小李说。
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北京城市副中心立足城市战略定位,深度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式启动“北京城市副中心水上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建设,以运河为纽带,盘活水域、陆域多元空间,集成竞技、休闲、文旅功能,建成“国际一流、生态友好、文化赋能”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搭建“1+1+N”精品赛事活动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