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综合总第1262期 >2025-09-11编印

永乐店镇“青年夜校”开课
刊发日期:2025-09-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国画课上,学生们认真作画。

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傍晚,永乐店镇综合文化中心三楼舞蹈室内,《紫光夜》的旋律与爵士舞教师的节拍交织,近20名青年正在体验首期“青年夜校”课程。课程通过红色教育、艺术培训等多元内容,破解辖区青年“白天忙、夜晚闲”的参与困境,让青年群体吃上营养丰富的“文化夜宵”。

青年夜校里,爵士舞课程成为青年释放活力的首选。教师穿梭于学员间认真调整学员的体位,确保动作标准到位。上班族与在校学生虽额头挂汗,却难掩专注与雀跃。“坐办公室久了腰背僵硬,跳爵士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时尚文化,解压效果特别好!”学员小张擦着汗说道。

有人喜欢动,就有人喜欢静。在“静”态课堂,传统文化以鲜活方式圈粉青年。通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杜铁英每周三、五晚准时开课,在中国画教学中,他将水墨技法与《千里江山图》等经典画作结合,让青年触摸历史温度。“以前觉得国画很遥远,现在用毛笔也能画出‘酷东西’!”学员小陈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语气中满是惊喜。

红色教育同样是青年夜校的重要内容。优秀宣讲员穆瑞霞以祖辈革命经历为切入点,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与阅读”活动。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她带领青年重温《娘子军》《小英雄雨来》等红色读物,在感人的故事与热烈的讨论中,让青年深刻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发爱国热情。“能让青年在红色经典中传承抗战精神,一切都值得!”穆瑞霞说。

镇社区建设和民生保障办公室(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动静结合”的课程设计,是对青年差异化需求的精准回应,“无论是热烈的爵士舞,还是沉静的中国画,都是为了让文化艺术以青年喜欢的方式走进心里。”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今后永乐店镇还将持续探索“传统+现代”“教育+趣味”的融合路径,计划推出节气主题活动、非遗手作工坊及更多艺术培训课程,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贴近青年需求,送到青年人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