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鹏)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在首钢园举办,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专题展即将亮相服贸会。在首钢园6号馆展区,城市副中心展区空间宛如一艘从运河文脉里驶出的“数字航船”,将传统意蕴与现代金融活力糅合成看得见的风景。
记者从区发改委获悉,副中心展区以“运河之舟”为核心设计理念,“蜿蜒流淌的大运河”穿过展区左侧。在展区中心的“一池碧水”中,一座充满金属质感的“船舵”触控装置格外醒目,银灰色的弧面泛着细腻光泽,指尖轻触,可从屏幕查看副中心金融建设的动态数据:从财富管理机构的聚集图谱,到绿色金融项目的实时碳减排量,再到金融科技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案例,各项数据清晰勾勒出副中心金融领域的前行方向。运河水波流线贯穿展区,灵动且富有活力的设计语言,体现传统与现代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综合展示副中心建设发展、深化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探索绿色发展先进模式、大力培育金融科技企业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发展情况。
在展区顶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识牌在暖白灯光下格外清晰,三大文化设施与燃灯塔等副中心地标交相辉映,“近悦远来心向往之”,传递出副中心的开放姿态。
据悉,在服贸会的副中心金融展上,将重点展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深化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探索绿色发展先进模式;大力培育金融科技企业,加快产业资源聚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五大板块内容。
届时,工商银行通州分行、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将以视频、PPT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路演,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在副中心金融直播间介绍普惠金融、科创企业服务、外贸企业服务等金融产品及服务,综合展示副中心金融业发展的最新态势。
马上就访
副中心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功能初具规模
全区绿色信贷余额超549亿元
本报记者 赵鹏
城市副中心金融业发展迎来空前机遇,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副中心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特色优势显现。
记者从区发改委获悉,副中心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功能初具规模。今年上半年,全区银行机构持续向绿色产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发放绿色信贷超380笔,同比增长64.8%,绿色信贷余额超549亿元。与此同时,区内金融科技企业在核心领域已拥有4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挂牌上市企业达33家
副中心聚焦财富管理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支持理财、资管、基金等细分业态向通州区集聚。
今年上半年,通州区推动央企直属投资公司——华兴海安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区属首家产业投资平台——北京通州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州区首家国有大行一级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等重点金融机构落地副中心,稳步推进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落地财富管理类项目近130家,填补了副中心在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核心业态空白,各类高质量、专业化的财富管理及专业服务机构加速集聚,财富管理市场承载力与吸引力显著提升。
副中心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功能初具规模,集聚了包括华夏理财、北银理财等在内的一批优质持牌资产管理机构。深化北交所-副中心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全区挂牌上市企业达33家,1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近2500亿元,推动区域产业链整体提升。发挥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平台优势,链接优质资本资源,截至目前,已对接基金管理机构505家,跟进拟投项目120个,推动34个优质项目落地,以资本为纽带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作用彰显。
碳排放权产品成交1.1亿吨
副中心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依托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气候投融资和林业碳汇试点城市等建设场景,全区各类金融企业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已落地近30项全国、全市等首创性金融业务和项目。
目前,北京市政府专项基金“北京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全国首支ESG投资基金——区属国有产业基金“ESG主题股权投资基金”等政府性产业基金在副中心落地。今年上半年,全区银行机构持续向绿色产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发放绿色信贷超380笔,同比增长64.8%,绿色信贷余额超549亿元,占全区贷款余额比重达17.4%,为助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不断提供金融新动能。
在高标准建设副中心绿色金融市场主体方面,截至今年6月,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超1.1亿吨,成交额达46.9亿元,试点碳配额成交均价居全国第一。国家发改委同意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主体,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其“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入库通州区首单气候投融资项目,已纳入全国绿色项目约3000个。推动通州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目前已入库项目209个,涵盖可再生能源发电、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等多个领域。
坐拥400余项知识产权
城市副中心高标准培育优质金融科技企业。目前,全区共有包括23家重点企业在内的金融科技类企业超150家。
其中包括,国有银行唯一在京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央企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试点企业国电投云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州唯一一家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易宝支付有限公司、通州首家带“中关村”字样人工智能类金融科技头部企业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头部保险集团在京设立的首家直属保险科技子公司阳光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涉及供应链金融、智能支付、金融信息化建设等多个业务领域,产业生态持续向好。
在强化金融科技支撑服务作用方面,目前,区内金融科技企业在核心领域已拥有4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云链科技供应链金融项目入选北京市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中债金科自主研发项目获得第二届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创新成果奖;中关村科金获得“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同时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国电投云链、达道至简、企服码三家企业入围2024年中国数字金融独角兽榜单。另有通州区政府与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孵化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数字化经营转型;中国保险科技数智创新联合体落地副中心,为保险机构与科技企业打造业务交流共享平台。
7000户企业获授信439亿元
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区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建立区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并成立工作专班。截至今年7月底,工作专班组织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2.3万余户,7000户企业获得授信超439亿元,6900余户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超265亿元,为企业整合产业链、扩大研发投入等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搭建政银企“连心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区发改委还联合相关委办局和驻区金融机构平均每年举办“畅融工程”“大运金融行”“金融+政务直播”等融资特色品牌活动近20场,构建多层次、精准化对接通道,为企业提供综合性融资服务;建立区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搭建企业融资“高速路”,协调驻区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