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他是全国劳模、北京市人大代表,这些闪耀的光环背后,是长达三十多年的坚守和奋斗。他是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园艺师刘宝平。
三十多年前,刘宝平从江苏来到北京,成为一名蔬菜公司调运员,自此,开启了跨越三十余年的种业报国之路。
1996年,刘宝平与当时坐落在通州区永乐店镇的中以示范农场合作,建立了国内首批商业化育种基地,加快良种的示范推广。2011年,他参与建成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作为一名从事种业科技工作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为助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助力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刘宝平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立了3万亩育种基地、3千亩生物育种试验示范基地、8万平方米种业综合服务中心、4万平方米种业会展中心,搭建了高通量分子育种实验室、作物育种加速器、航天育种基地等多个种业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只有种质资源自主可控,才能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产量和优质品质,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我们搭建的这些平台,能够实现品种的快速培育和精准改良,培育我国自主产权的优势品种。”刘宝平说。
当选人大代表这些年,刘宝平围绕乡村振兴、种业科技创新发展、食品安全等,提出了“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农业小城镇建设”、“着力推进于家务种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组建于家务种子实验室”、“实施农作物育种加速器等共性平台建设”、“加强北京市食品安全检测”、“打造京菜京果品牌”、“加强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等建议,并切实推动了副中心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航天搭载育种,园区培育的航天螺丝椒和番茄推广了100多万亩,带动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番茄亩产量达到15000斤,辣椒亩产量达到10000-15000斤;培育出的能源草——太空芦竹新品种“航育1号”,获得品种权证书及良种证书后,仅一年的时间就在新疆推广了13万亩,成为推动“向戈壁荒原开拓蛋白资源”的生动实践。
不仅做好自己的园区,刘宝平还成功助力副中心农业整体提升。今年,在他的推动下,潞城林场落地高品质网纹甜瓜示范项目,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刘代表的帮助下,我们潞城集体林场今年引进了雪网1号和玉露3号甜瓜品种,一个棚预计产量2000斤,目前已经陆续进入了成熟阶段,果实口感非常好,抗病性也比较好。”北京通州潞城集体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岳天敬说。
“全国劳模称号和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快作物逆境表型鉴定平台和AI育种模型建立,助力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刘宝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