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158期 >2025-04-15编印

传说中的菊花桃在风中竞放,听说还有200多岁的和从太空归来的牡丹也将首次在副中心绽放
芳菲满通州 真乃花坚强
刊发日期:2025-04-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戬

1-1.jpg

1-4.jpg

1-5.jpg

燃灯塔下,菊花桃灼灼盛开,为古塔增添了一抹娇嫩的春意。记者 王戬/摄

狂风过后,很多地区春花凋零。可是在通州,燃灯塔下,奇妙而独特的菊花桃正在怒放,不愧为极端大风中的“花坚强”。记者于是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花卉家族今年又有了新成员,它们分别是燃灯塔下的菊花桃、运河牡丹园中的200岁古株“牡丹仙子”、航天育种“飞燕凌空”牡丹……这些“奇花”的加入,让广大市民游客的春日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

特有的菊花桃惊艳绽放

燃灯塔下,菊花桃正在怒放。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这些菊花桃“奇”之所在于,一般桃花花瓣多为椭圆形,而菊花桃的花瓣呈披针形,盛开时犹如菊花,整个花型独特,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菊花。菊花桃的花期集中在3-4月,花色以粉红为主色调,同时还有深红或白色等变种,在阳光的照耀下,满树繁花似锦、绚丽夺目,形成“万枝丹彩灼春融”的盛景。菊花桃的历史可追溯至中国宋代,宋代诗人朱翌曾以“菊花忽作桃花面”的诗句描绘其独特花型,清代诗词中对菊花桃多有描述,将其比作“红粉佳人赛美貂”,而后却在国内失传,直至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回,使其重新在中国的土地上绽放。燃灯塔下的菊花桃于2020年引进城市副中心部分公园绿地试栽,2023年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葫芦湖畔栽培,截至目前共有60余株,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花卉已然盛开,大朵大朵绽放,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引得无数市民游客来此打卡拍照。目前,不仅仅在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能够看到菊花桃,在台湖万亩游憩园、运潮减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南区)、张家湾公园等地均补栽了菊花桃树上百株。

菊花桃携带着颠沛流离的经历,与其背后矗立千年的燃灯塔,如同互相诉说历史的老伙计一般,用其娇艳的花朵和一旁的青砖绿瓦,共同勾勒出了一幅绝美春日画卷。

运河牡丹园:

200岁魏花牡丹花开百朵

位于漷县镇的运河牡丹园,引进了一株约200岁高龄的魏花牡丹。据介绍,这株魏花牡丹属皇冠型,花蕾扁圆形,花朵紫色,瓣端呈粉白色,稍有光泽,花径可达18厘米;外瓣三轮,内瓣直立褶叠,瓣质厚而较硬,最多能够同时绽放出上百朵三种不同类型的花朵,其花期在4月底至5月初。

在众多牡丹品种中,魏花牡丹身世不凡,为牡丹花中的佼佼者,这株200岁的魏花牡丹也是运河牡丹园当之无愧的镇园之宝。自诞生起,魏花便凭借硕大娇艳的花朵艳压群芳,荣获“牡丹花后”的美誉,成为牡丹名品中的传奇。北宋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太空牡丹”今年将迎首次开花

在运河牡丹园中,还有一种“上过太空”的牡丹花种——飞燕凌空,又称太空牡丹。该品种牡丹的种子曾随“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了108圈,耗时6天18小时,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失重条件下对牡丹进行变异实验。与正常的牡丹相比,“太空牡丹”表现出长势强、枝干壮、遗传基因明显等特点,且比正常牡丹成花早,普通牡丹要栽种4~5年后开花,而这批“太空牡丹”栽种3年就育出了花蕾,今年4月底到5月,运河牡丹园“太空牡丹”将迎来首次开花。

无论是西海子公园的菊花桃,还是运河牡丹园的魏花牡丹与飞燕凌空,这些“奇花”都在诉说着春天的浪漫。近年来,副中心还引入了“品虹碧桃、品霞碧桃、星辰丁香粉”紫菀、“淡蓝星云”紫菀、“星空热情粉”紫菀等新奇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