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142期 >2025-03-21编印

碧水充盈垂柳依依 春日暖阳如诗如画
城市副中心为水姑娘化妆补水
刊发日期:2025-03-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春日,气温回暖,在通惠南干渠,清澈的水流奔腾而下,水面波光粼粼,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随着春季生态补水,河水水位明显上升,原本干涸的河床如今被碧水充盈。河岸两侧,垂柳依依,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曳,倒映在水中,与流淌的河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为确保此次春季补水工作顺利进行,通州区水务局科学规划,依据生态需求、区域水资源状况等制定详细方案,明确了补水的水源、水量、时间、路径等关键信息,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周边区域的沟通协调。同时,明确水质取样人,与环保部门紧密对接,及时对补水水源进行取样送检,确保水质达标。各乡镇也积极行动,西集镇水务所通过一条主沟(沙尹沟)引水至其他14条沟渠,为西集镇开展生态补水工作。在引水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各支沟的实际情况和水生态需求,科学合理地分配水量,及时提闸、闭闸,确保需要补水的区域都能得到适量的水源补充。同时,加强对补水沿线河道的巡查和维护,及时清理阻水障碍物,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漷县镇地处通州区东南部,水网纵横。补水过程中,漷县镇水务所精准控制补水流量,避免对河道造成冲刷,同时加强与流域上下游、干支流水务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推动全流域生态补水工作向纵深开展。补水预计持续3个月,涉及漷县镇内十余条主要河道,如田石引水渠、东风干渠、团结沟、天河沟、大梁沟等。通过生态补水,漷县镇部分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周边的水生植物和动物种类有所增加,生态环境愈发宜居。

自本次补水工作开展以来,永乐店镇水务所巡河人员遵循“看住水、管住人”的原则,在重点水域与水头处安排专人盯防。巡查时,严格检查沿河环境、河道畅通及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即刻处置,实时上传补水信息。宣传工作同步推进,面向河道沿岸居民与游河群众,讲解春季防火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严禁河道周边动火;劝阻非法捕鱼行为,并借助村级微信服务群宣传生态补水意义,提醒居民远离危险区域,提升安全防范与爱水护水意识。

记者从区水务局获悉,通州区地处九河下梢,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近年来,通州区积极落实相关要求,精准抓住河流生态补水这一关键环节,疏通沟渠,有效缓解农村水域季节性干枯问题,实现河流生态复苏,成功解决了地下水超采、黑臭水体反弹等难点问题,让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美景在全区处处可见,为副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2024年,全区生态补水总量高达11560.01万立方米,有水河长增加了280余公里。补水区域地下水埋深相较于2023年回升了1.46米,全区地下水超采面积大幅减少,严重超采区已全部消除,南部乡镇的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随着此次春季补水工作的全面展开,通州区正迎来更加清新、宜人的生态环境。接下来,通州区将继续加大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