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综合总第1131期 >2025-03-06编印

把3月5日过成365天 副中心志愿者齐行动
刊发日期:2025-03-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2.jpg

金敬聪为老人理发。(潞城镇供图)

4-1.jpg

公共文明引导员潘会芸。记者 田兆玉/摄

4-3.jpg

周治国擦拭健身器材。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柴福娟 田兆玉 谢佳航

在城市副中心的大街小巷、社区、村庄,每天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中,有的在进行公共文明引导,有的在维护环境秩序,有的在开展便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昨天是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城市副中心的众多志愿者再次走到街头、社区、村庄、地铁站、公交站,践行雷锋精神,书写新时代雷锋的故事。

“志愿服务已融入我的生活”

金敬聪是潞城镇居民,在2009年注册成为志愿者。2018年,获评北京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之“最美志愿者”。

昨日一大早,金敬聪等一行志愿者带上剪刀、推子、披布、围裙等工具,来到潞城镇东堡村村民活动室,开始忙碌起来,“考虑到老年人出行确实不方便,子女们都很忙,所以我们就想为老人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金敬聪说。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细心询问老人的需求,一手拿剪刀,一手拿梳子,不一会儿,清爽利落的发型便完成了。剪发过程中,志愿者们还与老人闲话家常,叮嘱老人要注意身体。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出远门理发很不方便,这个活动真是太贴心了!”一名老人向志愿者连声道谢。

聊起志愿服务,金敬聪说:“这都是我对小时候学雷锋活动的延续,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了我的生活。”

公共文明引导员随身携着“便民袋”

“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北京环球度假区地铁站!请您提前准备好乘车卡、二维码,分散刷卡出站,出站后前方就是景区,祝您玩得开心快乐,度过愉快的一天!”早晨八点,北京环球度假区地铁站,出站口传来温柔悦耳的声音。通州区公共文明引导员潘会芸的一天开始了。

今年65岁的潘会芸,13年前成为通州区第一批公共文明引导员,现在已成为北京环球度假区志愿服务中队长。“环球度假区是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及全球各地的游客。在外地游客眼中,我是‘北京人’,在外籍游客面前,我是‘中国人’,只有为大家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才能让大家对通州、对北京、对中国留下文明好客的印象。”

在潘会芸的身上,除了引导旗,她每天还会随身携带一个“百宝袋”。打开袋子,里面装得满满登登:创可贴、女生生理期卫生用品、暖贴、口罩、干湿纸巾、糖果、针线……“我们每个队员都有这样一个‘百宝袋’,里面的东西都是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潘会芸举例道,有的游客不小心受伤,创可贴就能派上用场;女生突然到了生理期,卫生用品就能化解尴尬。

在通州区,像潘会芸一样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共有520名,他们是亮丽的“柠檬黄”,在全区21个交通路口、76个公交和地铁站台、5个公园景区以及三大文化设施周边,为市民、游客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

“学习雷锋不只在于3月”

“大家加把劲,让我们的社区更加干净整洁!”昨天,在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儿童广场,志愿者周治国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鼓励着“同行”。他们手持水桶抹布和清洁剂,分工明确,有的蹲在地上,擦拭健身器材;有的站在高处,清理攀爬架和滑梯上的灰尘。经过几个小时的辛勤劳动,儿童广场的游乐设施变得一尘不染,焕然一新。孩子们在干净的设施上尽情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社区。

作为社区楼门长,周治国曾荣获2023年度“通州榜样”。“学习雷锋对于我们来说,不只在于3月,每一天我都与楼门的邻居们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周治国一边说着,一边和邻里打招呼,提醒路过的老人注意安全。遇到拎大件物品的老人,他还会主动上前帮着拎一把。

雷锋精神就是志愿者服务精神。平时,周治国还会帮助空巢老人打扫家里卫生、为老人理发,还经常为上班不在家的邻居接送孩子。在周治国看来,楼门长就是要不断地为左邻右舍办实事、解难题,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把大家凝聚起来共同参与楼门建设。周治国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邻居服务的精神,与社区志愿者一起,为大家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每一位居民都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