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枝 孙颖 武红利
昨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北京团代表陆续来到北京会议中心驻地报到。记者 戴冰/摄
昨天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代表委员们肩负着人民的期望与嘱托、满怀履职的热忱与激情,陆续来到驻地报到。
代表委员们将目光放在发展大局和群众所需之处,将履职的收获和思考转化为一条条务实之策。未来几天,代表委员们将锚定发展目标、聚焦民生关切,为国家改革发展和首都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高子程代表
为基层“高能耗治理”解绑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高度关注为基层减负问题。他认为,应从考核机制、容错激励等方面综合发力,为基层“高能耗治理”解绑,推动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本质。
高子程指出,当前基层存在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等问题,“痕迹管理”导致干部疲于应付台账报表。他建议优化考核评价机制,以“成效清单”替代“材料清单”,减少对过程性材料的过度依赖,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让基层工作者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躺平”现象,高子程认为应将其纳入反腐败治理范畴。
无论是基层减负,还是破除“躺平”风气,高子程认为,构建容错保护机制都是其中关键,要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创新,对因改革探索而出现的失误给予宽容,既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也为踏实做事的干部鼓劲撑腰。
张海鸥代表
建立医疗纠纷专家库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白塔寺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总药剂师张海鸥呼吁尽快建立医疗纠纷专家库,并制定专家论证规则,以提升医疗纠纷审判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医疗损害鉴定是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关键一环。张海鸥介绍,目前,我国医疗损害的司法鉴定主要由社会司法鉴定机构来做,鉴定人多为法医。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法医临床经验不足导致结论偏差、鉴定机构推诿退案拖延审判进程等现象。
张海鸥建议组建国家、省、市三级医疗纠纷专家库,吸纳医疗专家、高校教授、科研人员等各类人才组成“智囊团”,当案件经多次委托仍无法鉴定,或当事人对鉴定意见存在重大异议时,启动“专家会诊”机制,针对诊疗规范、技术操作等核心争议出具专家论证意见,作为法院判决参考,在破解专业壁垒的同时,强化司法公信。
张海鸥认为专家选拔需严守“高级职称+无违规记录”双门槛,运行中执行“随机抽取”和“利害回避”机制,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可从上级专家库中抽调专家协助论证,打破地域限制。
连玉明委员
持续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来到华北宾馆驻地报到,他拍了拍随身携带的文件袋,厚厚一沓材料都是为开好这次会议专门准备的,“我非常珍惜政协委员的身份,只有准备充分才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连玉明十分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他认为,经过十年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从单向疏解承接到双向互通融合、从缩小内部差距到增强整体实力、从改革破藩篱到开放创优势、从高质量协同发展到高水平协同开放的新阶段。过去几年,他先后提出了打造“数字京津冀”,推动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与空港、陆港、海港“四港联动”等提案。令他欣喜的是,许多建议已经得到采纳,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连玉明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今年,我仍将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三地以人工智能为战略制高点,更好推动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发展。”
安庭委员
始终绷紧“履职为民”这根弦
“早点来心里踏实。”上午9时许,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就来到北京铁道大厦驻地报到。
谈起履职“秘诀”,安庭说:“人民政协为人民,我始终绷着‘履职为民’这根弦。”他努力兼顾“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类视察调研活动,密切联系界别群众,从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入手,为民生建言、为发展献策。
去年,安庭跟随全国政协经济委和农业农村委的脚步,调研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他发现,我国许多农作物地方特色老品种的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良,携带大量优异基因,“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本土优质品种正在快速消失。”安庭希望更多人关注本土种子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建立农作物“特色地方老品种”的奖励补偿机制。
今年,安庭将继续在政协“大舞台”讲好“大戏看北京”的台前幕后故事,为助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献出更多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