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若晨)日前,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召开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协会已迁入位于通州运河商务区的保利大都汇新址办公,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视听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团结会员单位的力量,在行业自律、合规发展、内容创优、政策建议等重点工作上守正创新、稳健前行,为“北京大视听”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了力量。
近年来,该协会参与协办了第二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为网络视听与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搭建了创新平台;承办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网络微短剧、微电影大赛,共征集作品93部;协助北京市广电局发布首批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成果,通过打造网络微短剧精品项目,进一步突出“北京大视听”示范引领作用;协办“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发布活动”;协助主管单位组织网络视听平台、影视制作机构优秀项目申报第一届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支持举办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启动会;加强与天津、河北等地协会的交流与协作,助力京津冀协同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落地副中心,通州区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深入了解协会需求,精准匹配区内优质资源,为协会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副中心视听产业发展。
会上,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在致辞中介绍了副中心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情况以及副中心网络视听产业扶持政策,希望协会的入驻为副中心视听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
近年来,依托北京市网络视听产业的丰厚土壤,城市副中心在全市率先提出支持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发展,成立区级平台公司——北京数听视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由“紫光科技园、钰源国际、金融街园中园”构成的网络视听产业金三角服务区,配套出台《关于促进副中心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从产业集聚、园区发展、创作扶持、审批优化、拍摄服务、人才落户等十个方面精准发力,为网络视听企业的注册、落地提供完备的配套设施、优惠的政策支持、优质的承载空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吸引视听产业在副中心聚链成群、集聚成势。
会上,公布了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视觉形象设计方案。在Logo设计中,融合了“视频播放按键”、“向心,汇聚”与“绽放”三大关键词,以视觉语言传达出协会的核心价值与愿景,展现网络视听行业的活力、团结与远见,为行业树立了一个鲜明、积极的品牌形象。
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会长龚宇表示,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协会将充分落实理事会的各项决议,倾听每一位会员的需求与心声,通过专业、贴心的服务,助力会员单位实现更大的成长与发展,为推动首都网络视听行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