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056期 >2024-11-18编印

第26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落幕
刊发日期:2024-11-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李若晨)日前,第26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决选、优秀作品展演及名家名篇朗诵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中传礼堂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声声不息 踏光而行”,自2024年10月拉开帷幕,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内的322所高校提交的1341部作品。参会选手囊括民族学生、军事院校学生、海外留学生等,参会院校及作品数量创历史新高。

“这届大会作品主旋律突出,古今中外的作品都得到了充分展示。有歌颂战地记者、歌颂科学家的红色文化作品,有屈原、苏轼的古典作品,有巴金、鲁迅的近代作品,还有《悲惨世界》《简爱》等外国作品。”今年80岁的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瞿弦和说,自第一届齐越节以来,他便一直担任评委,从未间断过。

本届齐越节注重创新表达,参选作品、展演作品采用跨时空共诵、唱诵结合等多种形式丰富有声语言表达,展现经典作品舞台呈现的多种可能。同时,大会也体现出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在优秀作品展演及名家名篇朗诵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学生带领六名藏族儿童共同朗诵了作品《中华少年》。“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在铿锵的朗诵声中,藏族儿童们一同诵就民族团结的篇章。孩子们的带队教师、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第一小学高级教师德庆巴姆说:“孩子们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北京、来中国传媒大学,都非常兴奋,希望《中华少年》这个作品能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未来报效祖国。”

经过初选、复选,共有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航天工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院校的25部作品在决选现场同台角逐。最终,来自中国传媒大学黄子轩、王雨桐的作品《呼兰河传》摘得齐越奖桂冠。《呼兰河传》中二人分饰不同年龄段的萧红,通过朗诵与表演相结合的手段、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的方式,表现萧红的内心世界。“对于我们来说齐越节是我们艺术生涯的开始,不管未来会怎样,它将始终像一颗星辰,照耀我们前行。”黄子轩在采访中说。

与《呼兰河传》一同获得最佳艺术表现奖的,还有中国传媒大学范晶的作品《泥泞》,改编自迟子建的同名散文。这部作品给瞿弦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作品难度很大,演员基本功很好,能够把握全作品的基调,节奏段落也非常清楚。”

齐越节为纪念播音艺术家齐越而设立,自199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创办以来,始终是挖掘朗诵人才、弘扬朗诵艺术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在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方面持续开展合作,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合作,不断以校企融合为传媒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