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055期 >2024-11-15编印

三山五园467处传统地名拟纳入保护名录
大水法等传统地名将获保护
刊发日期:2024-11-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继今年7月首批《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布后,记者从市规自委获悉,香炉峰、大水法等467处地名拟纳入第二批保护名录,并在市规自委、海淀区政府网站上公示30天,公众可在12月12日前登录相关网站反馈意见。

传统地名不仅具有空间指位作用,还是构建区域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元素,也是首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22年,本市便着手编制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已于2024年7月正式公布,同时对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进行了评估,又筛选出香炉峰、大水法等467处地名,拟列入第二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初选名单。

如何在大量地名中筛选出需要保护的名录?“我们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历史舆图资料等,对地名的出现年代、得名由来、沿革过程、重要历史事件等进行考证,发掘背后的文化内涵,再结合产生和使用年代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最终挑选而出。”相关负责人说。

与三山五园地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相比,本次遴选范围有所扩大。包括了清河以北的圆明园护军旗营分布区,四环路以南的海淀镇、圣化寺和泉宗庙、蓝靛厂及南长河沿线地区。

其中,清河以北的旗营分布区有圆明园护军正红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河北新营等旗营;清代海淀镇是三山五园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有众多官署设施、赐园、私园和名人的活动;巴沟地区有圣化寺行宫和泉宗庙行宫,是畅春园管辖的区域;蓝靛厂有圆明园护军镶蓝旗和火器营;南长河是清代连接三山五园与京城的水上御路,沿途有多座御园、行宫和皇家船坞等。“它们都是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是三山五园地名体系的一部分,将其收入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可以更全面地体现三山五园地名文化遗产的特色。”这位负责人解释道。

入选地名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很强的文化属性。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第二批保护名录筛选过程中,市规自委与海淀区政府征求了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聘请规划、地理历史、史志、地名等领域专家,就名录进行了充分论证。“有些地方上的建筑虽然不存在了,但还留存有遗址,背后承载空间的历史、文化、故事还在,所以这些地名仍需要保护。”这位负责人说。此外,名录中还增加了经济、水利等方面重要地名的挖掘和收录,体系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