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施君
今年10月19日,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三周年的日子。这份与城市副中心发展同心同向的报纸,不觉间已走过三个春秋。
三年来,我们用文字记录副中心的每一次重大跨越,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以稳步提升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赋能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将新时代副中心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更深。
翻开三年的合订本,往事历历在目。北京环球度假区盛大开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通航、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西线隧道首段顺利贯通、城市副中心获评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运河畔三大文化设施启用……城市副中心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个重大事件,《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从未缺席。一篇篇生动详实的报道,记录了副中心在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副中心人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奋斗与拼搏。从第1期到第786期,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三千余个版面,我们始终坚持回答时代之问,用心用情记录城市副中心在历史长河中走过的每一步、每一天。
以笔为犁,耕耘岁月。三年来,从喧闹街头到静谧乡村,从天上的航拍直升机到地下75米深处的盾构机,从40度高温探访大运河沿岸到冰雪中记录塔吊下的建设者,切换的是一个个新闻场景,不变的是新闻人的初心。有幸成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何其幸哉。与时代同行,我们用手中的笔和纸,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记录梦想。我们不断奔走,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下城市副中心人不懈奋斗的画像,在国家发展、时代前行的绚丽图景中留下永恒的一帧。
三载风雨兼程,三载春华秋实。有良友相伴,路遥不觉其远。一路走来,我们勇毅笃行,从不敢懈怠。读者朋友的来信总在时刻警醒我们,我们所有的工作是“为了谁、依靠谁”。我们深知,没有每一位读者的支持与鼓励,就没有《北京城市副中心报》的今天。您的每一份关注,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您的每一次建议,都是我们改进的动力源泉。我们珍视与您的每一次交流,因为那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更是对我们成长的期待。
创新为要,发展日新。《北京城市副中心报》在北京日报社与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深度合作下诞生。它的成长,也见证了通州媒体融合的创新之路。近年来,通州区融媒体中心与北京日报社、北京广播电视台建立同向发力、联动协作、共同发声的高效合作模式,逐步构建“城市副中心媒体矩阵”:与北京日报社共同组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采编团队;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推进通州电视台《通州新闻》升级改版为《城市副中心新闻》;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合办《副中心之声》《京津冀之声》,凸显城市副中心的桥头堡作用。在时代的浪潮中,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勇开新局,以融合促发展,与生机勃发的城市副中心一起砥砺前行。
这是精品迭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三年。2023年,通州区融媒体中心与北京日报社、光明网等媒体联合举办京津冀“协同·先行”主题论坛;2024年,报纸承办“蝶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活动,推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影视摄制服务手册”;今年5月,北京日报、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报组成的全媒体联合采访团,从通州一路向南,历经三个月跨越大运河沿线各省直达运河南端,推出“话说运河 探寻瑰宝”系列报道,用笔、用照片、用新媒体短视频呈现了宝物云集、十年巨变的运河胜景,总浏览量近1260万。
虽千万里,日夜兼程,赓续前行。展望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报》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用更加生动的笔触、更加丰富的形式,记录副中心的每一次进步和每一次飞跃。报纸将继续与通州区融媒体矩阵一道,以中流击水的创新激情,为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参与、见证这座“千年之城”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