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倚剑,三年来副中心旅游场景不断丰富,文旅融合日益深化,产业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注视、行走、见证、书写。《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与城市发展同行,目睹副中心文旅资源持续丰富,产业不断集聚,市场逐渐扩大。副中心有“三大”,也有“三最”。“三最”是副中心报记者给命名的,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它分别是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韩美林艺术馆。
提起历史上的大运河,首先想到蜿蜒千里的千年伟业;说到现实中的大运河,蓝绿交织的风光浮现眼前。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院副院长阎晶回忆起初来通州调研的情景,西海子公园、奥体公园、运河公园……河岸串起绿意,孩子放风筝,老人遛弯下棋,一派岁月静好。这与书中的运河北端不同,作为运河千里漕运的终点,“万舟骈集”、百货集散是它留在史书上的繁华图景。
如何让运河历史融入现实?如何为景区注入更多运河文化?这是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攻坚点。运河码头、游客服务中心、七大桥下空间等一批文化场景接连落成;潞河督运图地面浮雕、石狮雕塑、古韵画舫等场景落地,设计定船石护栏、官斛座凳、密扇符垃圾箱,统一的标识系统将各片区连为整体。如今记者再次行走于运河畔,标志牌上可了解运河文化,岸边可观赏通州八景雕刻、漕船桅杆置景,运河元素俯拾皆是,《潞河督运图》繁荣再现。
硬件提升让历史走出书本,触手可及。讲述运河故事,则使大运河真正走入千家万户。《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出台;燃灯塔修缮维护;通州段40公里河道实现全线通航,25公里绿道全线连通,水中岸上游线贯通;通州区文化产业创意创业大赛以运河为题,诞生丰富文创好物;“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逐渐成型,景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三年来,每一个重要节点,每一次重大成就,记者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落于笔尖,让运河故事久久传扬。
城市绿意不仅在于植绿,更在于深层次的生态建设。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建设以“零碳”园区为目标,实现全区域分布式光伏100%消纳,以地源热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承担绿心80%以上供热量,预计2025年全年负碳排放3360吨,实现城市绿心区域全面“零碳”目标。
老厂区发新芽,新科技打造生态园区,活力持续迸发。记者看到了公园的“成长”。阿派朗乐园入驻,构建亲子消费新场景,夏秋夜游来光影艺术节,冬天玩雪滑冰就到绿心公园冰雪嘉年华。今年公园内举办两场音乐节,记者也到现场感受了万人同欢的场面,震撼于副中心的“火热”。其中,无限音乐节迎来6万名乐迷,跨省观众占比33.5%,大多来自河北、天津、山东。2024北京大运河音乐节吸引5万多名乐迷,带火现场50余家餐饮、文创商户,现场消费近6万人次。上周,第五届绿色发展论坛也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举办,助力城市副中心打造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样板。
走出临河里地铁站B口,步行1分钟,进馆。这是记者探访北京韩美林艺术馆最便捷的路线。
这所国内展示面积最大、作品最多、种类最丰富的韩美林艺术馆于2008年正式落成。2013年就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该馆完成升级改造,优化展陈设计和馆内资料,上新与知名潮牌合作文创,成为不少文艺人士钟爱的“宝藏”展馆。
这座环境优美的艺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记者前去逛展,总能看到附近居民“遛娃”,更有不少从其他区赶来打卡的市民。“1864——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熊猫特展”在两个月内吸引参观者近7万人次,2024年“生命密码——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艺术馆还策划举办艺术工作坊、艺术创作体验课程、科学普及讲座以及艺术专题论坛等活动;“韩美林艺术体验市集”项目结合地域特色、非遗文化、潮流打卡等形式,研发20多项艺术体验项目;自主研发多系列创意艺术体验课程,线上美林艺术美育公开课登录腾讯视频、一起学APP等平台,累计观看量近500万。
本报记者 王倚剑/文 唐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