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1038期 >2024-10-23编印

第三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在京召开
副中心打造“绿色创意协同”自贸品牌
刊发日期:2024-10-2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4.jpg

4-3.jpg

挑一张上.jpg

IMG_20230830_111024-恢复的.jpg

4-7.jpg

4-6.jpg

4-5.jpg

本报记者 关一文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第四年。昨天,第三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召开,三地签署了《深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2025年)》,将以“高精尖”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上还发布了新一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成果,包括《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指引》《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报告(2024年)》,以及三地自贸试验区15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天津东疆片区、河北雄安新区、北京通州组团代表介绍了本片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成果。

京津冀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1年9月27日,随着首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在天津召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正式落地实施,三地按照自贸试验区获批时间轮流举办联席会议,今年为首次在北京举办。

四年来,三地在推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一地创新、三地互认”政策共享清单,加强三地制度创新联动;形成京津冀保税展示交易异地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协同、税收协作共治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京津冀三地建立全国首个“单一窗口+区块链”模式,推动三地海关通关、口岸物流数据上链共享;“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已适用于京津冀全部类型进出口集装箱货物,进口货物提箱用时由1至2天压缩至最短1.5小时,出口货物集港预期由5天压缩至1至2天。

四年来,三地携手共塑开放平台发展动能。依托大兴国际机场打造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实现空间与政策“三区叠加”,建成自贸试验区创新服务中心、国际生物医药园等载体。建成投用全国首个跨区域服务的离岸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京贸兴”,累计核查贸易结算额32亿美元。

三地还携手共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出五批203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发布首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清单,实现三地从业资质资格跨区域互认;出台《京津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便利化措施》,实施高精尖人才标准互认、急需紧缺人才准入条件放宽等一揽子举措,要素流动合作不断深化。

此次会议上,三地签署了《深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2025年)》,明确协同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等5大重点工作任务15条具体举措,促进三地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据介绍,三地将以“超一流”创新生态加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完善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信息、技术成果、创新人才等资源三地共享。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强化北京创新优势的溢出效应。以“高精尖”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三地“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新格局,“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前瞻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三地自贸试验区重点区域,建立园区协同对接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三地还将以“最优质”营商环境汇聚国内外优质资源。深化口岸合作和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打造自由便利的“零阻碍”京津冀。开展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合招商行动,探索建立跨区域布局企业联动服务机制。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

更大力度先行先试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包括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周边可利用的产业空间10.87平方公里。”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吴孔安介绍,4年来,通州组团聚焦绿色金融、财富管理、城市科技与创意设计、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绿色自贸”“创意自贸”“协同自贸”品牌。

据介绍,通州组团从绿色标准制定、绿色金融引领、绿色产业链延链升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绿色金融”赋能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打造“绿色自贸”品牌。在绿色标准制定方面打造ESG领域发展样板,编制我国首个ESG地方标准;发布ESG信息披露指南团体标准,并运用该体系服务通州碧水再生水厂项目管理及评价,促进水厂100%回用再生水资源、每年节约超过6500万吨水。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北京绿色交易所起草北京市企业(项目)融资绿色认定评价办法,通州区制定副中心企业绿色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发布气候投融资“1+6”政策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全面绿色转型。

在绿色金融引领方面,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支持其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及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截至8月底,北京绿色交易所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突破1.06亿吨,成交额超42亿元。打造“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创设全国首笔“碳e贷”绿色信贷产品,全市首笔CCER质押贷款、副中心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首创业务开展。在绿色产业链延链升级方面,推动“政、产、学、研、投”融合发展,发挥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ESG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力量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引入能源碳中和领军企业仟亿达,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标杆企业新源劲吾,双碳数字化领域示范企业罗克佳华等绿色代表性企业,三峡新能源、中际联合两家绿色企业上市,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等6家银行先后设立绿色金融特色机构,成立ESG主题股权投资基金——副中心ESG基金;启动“千亿绿钢”行动,发布国内首个整合“标准认证+生产采购+金融扶持”功能的标准化碳链平台,产业集聚规模持续扩大。

通州组团以高端资源集聚推进“设计之都”平台建设,打造“创意自贸”品牌。通州组团从资源要素引入、设计行业数字化赋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推进高端资源集聚。引入北京建院、北咨公司、黑油数字、德火科技等设计及元宇宙应用类项目,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落地。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建成,举办北京时装周、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等活动,推动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落地张家湾设计小镇。同时,探索设计行业数字化赋能。推进副中心智能建造仿真服务平台试点项目建设,开展全国首例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集成创新试点,实施“副中心设计之心”“智慧生活实验室”等一批应用场景,多元科技场景不断拓展延伸。

以多要素联动助力三地协同创新,打造“协同自贸”品牌。通州组团积极推动政务、税务、医疗等领域协同,探索京津冀区域共建共治新模式。政务服务领域,创新“自贸通办”模式,推动3600余项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延伸服务至河北自贸试验区;推动北京市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和266项便民服务事项,河北省2452项、天津市58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目前,已咨询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8万余件。税务服务领域,推进纳税服务标准一致,实现100项京津冀涉税服务事项“同事同标”;共同发布《京津冀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涵盖税种申报、开具完税证明等150个涉税事项。医疗领域,研究构建代谢性疾病三地适用标准体系,共同编制协同标准20项,建成规范化的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31个,管理糖尿病患者1.1万人。市场监管领域,通武廊三地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区域合作新模式,出台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商业秘密保护地方标准。

吴孔安表示,城市副中心将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发挥京津冀协同“桥头堡”作用,推动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以更大力度先行先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

持续发挥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跨境贸易辐射功能

作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片区先后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国家物流示范园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为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支点。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庆良表示,挂牌运行九年来,东疆形成了一批首创性、显成色的创新举措。融资租赁成为天津金融创新的靓丽名片,累计形成保税租赁、出口租赁、绿色租赁等40多项首创创新成果,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飞机租赁聚集地;自主研发网络货运“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以网管网”服务,推动出台全国首个《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二手车出口业务规模突破10亿美元,助推天津排名全国第二。

在推动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方面,刘庆良表示,要进一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协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开展汽车再制造零部件进口业务试单工作,逐步形成规模后也将间接推动国内再制造产业发展。

东疆还将在创新金融、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领域与国际接轨。其中,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租赁业发展环境,全面提升租赁聚集效应和发展质量,保持天津租赁品牌在全国的领先优势。聚焦高端装备、汽车、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在创新业务模式、实现科技赋能、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充分发挥商业保理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稳链、补链、强链”的作用,在制度型开放中为行业发展释放新动能。

同时,依托大宗商品交易和期货保税交割业务,不断向离岸贸易的资金和信息控制中心转型,打造北方国际贸易中心、北方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国际分拨配送中心。依托正在筹建的国际医院,探索保税医疗等“保税+”产业链条。

培育挖掘更多适港产业,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围绕建设“京津冀汽车出海大通道”,扩大汽车进出口贸易规模,完善冷链进口品类,增加大宗商品集散,不断丰富口岸配套服务功能及延伸产业链高附加值。推动中欧班列(天津)的常态化、高质量开行,联动海铁联运功能,为环渤海尤其是京津冀货物跨境运输提供稳定、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运输路径,逐步打造立足天津、辐射京津冀地区的优势班列通道,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东疆片区的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跨境贸易辐射功能,与各自贸片区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刘庆良说。

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

构建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晓龙介绍,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7年多来,雄安新区统筹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座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拔节生长。雄安新区以自贸试验区作为前沿阵地,坚持雄安片区建设与雄安新区承接疏解一体化推进,中国星网入驻办公,华能总部、中化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矿总部、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加快建设,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集群落地,市场化疏解蹄疾步稳,央企在自贸区设立各类机构超110家,“疏解+开放”成为雄安新区协同创新的突出特色。

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示范作用,共同构建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中科院雄安创新院、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雄安中心等协同创新载体陆续落位;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京冀(雄安)人才高地建设等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健全;141项政务事项京雄“同城化”办理,194项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京津雄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即申即办等协同创新服务加快落地,雄安新区逐渐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重要一环。

同时,雄安新区搭建区域开放平台,共同吸引、聚集国内外力量和资本参与京津冀建设和发展。与北京共办服贸会、中关村论坛等国际会议会展活动,协同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北京共建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协同打造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与天津共享天津港综合服务资源,协同打造高效便捷的绿色物流通道。

“我们将坚持以三地自贸区协同提升为目标,与京津携手共聚资源,加快产业延伸配套、项目协作对接;与京津携手共谋创新,加快开放政策衔接、创新成果互认;与京津携手共拓空间,加快平台共建共享、口岸互联互通。”丁晓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