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已具备独立运行办学条件。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柴福娟 郭丽君
昨天,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畔,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目前,通州校区先期运行8个组团、约50万平方米建筑已全面竣工,具备了独立运行办学条件。行政服务中心楼群等16.6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
通州校区先期运行8个组团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总用地面积1652亩,总建筑规模105万平方米。五年来,在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党委的周密部署下,参建各方通力配合、攻坚克难,精心组织校园工程建设,高效实施各类支撑配套项目。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党组书记、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承军出席启用大会。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工程办主任陈晓峰,通州区副区长董明慧参加。
于英杰向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表示祝贺,他指出,通州校区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之举和生动实践,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是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带动区域发展方面具备很好的基础和潜力。中国人民大学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将通州校区打造成为科教引领、人才汇聚、文化繁荣的城市副中心新高地。希望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推动通州校区建设发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主动服务区域建设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谱写建设教育强国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建设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启用先期运行期间,学校将充分发挥新校区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一院一策”组织各院系开展教学、科研、智库、文体活动,让通州校区充满人气、生机与活力,成为求学与治学的新殿堂、人大人精神薪火相传的新天地。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将研究机构、学术论坛、学术资源引向通州校区,推动各研究机构深度服务北京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形成品牌学术文化优势。加强新校园和周边市政环境及城市运营系统协同联动,为探索多校区管理模式积累经验。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的建设工作,根据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部署,由副中心工程办和通州区政府共同牵头,协助人民大学,推进通州校区房建工程和周边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建设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广泛应用“BIM+智慧建造”技术,实行重要建材驻厂监造,大胆推进技术革新,推行限额设计、限额施工,有效管控工程投资。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国家绿色建筑标准,深入实施碳减排与碳中和技术,构建绿色低碳示范校园,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
此外,严把安全质量关,打造高品质教育工程新标杆,项目开工5年多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质量缺陷,未因工程建设引发区域性水体污染或大气污染。通州校区第一批交用的8个建筑组团共荣获省部级奖项55项,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等国家级奖项30项。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从“新中国新大学”到“新时代新校园”,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式启用,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通州校区的正式启用,意味着通州区域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开始先期运行,标志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根本性改善、整体性跨越初见成效;标志着城市副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花结果;标志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的政治嘱托形成了崭新实践,具备了全新承载,开拓了广阔空间。站在学校事业发展新起点上,我们要以更高站位强化统筹推进、以更高质量加快校园建设、以更高水平实现先期运行,使通州校区成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阵地、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和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窗口,立足通州、扎根北京、植根中国、面向全球,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