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站:访清华老站不忘“清醒”
本报记者 曲经纬 王倚剑 张杨 实习记者 谢佳航
75年前,离开涿州,北平在望,火车隆隆,奔向“进京赶考”北京首站——清华园车站。75年后,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从主街转入胡同,一条车轨指引着我们步入满是民房的小巷。一时间,岁月的指针缓缓转动,历史的大道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清华园车站,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伟大征程,传承的红色基因,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清华园车站意义非凡,它是中国人自筹资金、自行设计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上的重要节点。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第二年,清华园车站修建完成,由詹天佑亲笔题写站名。这座车站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成就,更在1949年3月25日,成为毛泽东抵达北平的第一站。作为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重要地标,清华园车站承载着历史的荣光。
走进清华园车站,想象力可以穿越时空。在那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迈向新征程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仿佛还能听到当年下车落地的脚步声和激动握手的寒暄声,让人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当年列车到达的时间据说比预计时间晚了两个小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聂荣臻接站,在站台上踱步,心生不安。直到火车顺利抵达,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询问后才知缘由,原来火车于凌晨出发,司机为稳妥起见调慢了速度。”讲解员邓郡说。可见“进京赶考”的每一步都铸魂铭心。
“进京赶考”保密级别之高,几乎找不到任何影像资料。但在清华园车站旧址的“进京赶考”展览中,可以从一份写于出发前报送中央的“红头文件”中窥探一代伟人的“足迹”。“从涿州到清华园,共十二个站,约六十公里……”“编三个列车,每列车八个车皮……第一列挂八个票车,载警卫部队与少数干部,以及保卫人员为压道车。第二列车挂八个卧车,一辆餐车(准备六十客简单晚餐),此车即区委主车。第三列车五个票车,三个行李车,专载高级干部。”为了迷惑敌人,三列车分别停靠于不同车站,最终载有毛泽东等人的列车在清华园车站落客。原因也写了:“清华园车站甚小,但适合于警戒。”
当年的清华园车站,只有站房与轨道作伴,足够偏僻、荒凉。75年过去了,这个残存的旧址周围已皆是居民小区、街角公园和便民菜店,处处散发着烟火气。一时间竟不知该感叹历史沧桑还是岁月静好,多想穿越回75年前那个火车鸣笛进站的早晨,当面说一声:这盛世如你所愿!
有着百年历史的清华园车站后来因不通火车而逐渐荒废,隐身于市井之中,多年来,它犹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毫不起眼,一不留神,眼光就会从它的身上掠过。直到2022年,车站启动修复,辟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对外预约开放。从此,这座比清华大学还年长一岁的车站,如同沧海遗珠般被挖掘出来。如今的车站,灰砖墙里补砌着做旧的新砖,历史的想象力赋予了这里白墙、红窗,让昔日的“旧伤”得以疗愈,只有带着龟裂纹的天花板和地砖还能链接历史,如同开辟了天地之道,提醒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如今的清华园车站只保留了五分之三的面积。但步入其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庄严与神圣,在这里,我们仍可以想象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下车后,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的坚定步伐,可以聆听那些被岁月打磨的故事,可以感悟“进京赶考”的初心。
“进京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而清华园车站见证了中国革命重心由农村到城市伟大转折的关键时刻。在进入北平的历史瞬间,中国共产党以“两个务必”为指引,保持“赶考”的清醒,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
在75年后的今天,新的历史仍在书写。翻开写得满满的留言簿,激情的创作令人动容:“清晨西征踏翠微,红心向党紧相随。进京赶考第一站,永载史册放光辉。”放心吧,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忘记。
请问:现代中国为什么不存在道路和方向问题?
回答:道路和方向问题始终具有根本性全局性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黄相怀
“二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许多国家的发展教训都充分证明:道路和方向问题,是关系国家现代化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苏联、东欧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分裂解体,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等,所造成的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社会失序、民生凋敝等后果,实质都是道路和方向选择错误的恶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为什么中国既没有出现“和平演变”的剧变,也没有出现“颜色革命”的局面,且出现了“经济长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共识性的理解是:其一,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在中国现代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这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问题。其二,中国共产党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个重大问题,证明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各国完全有可能而且十分有必要走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对于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有着独特而清晰的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具有复合性: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向着理想社会目标迈进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强有力而又灵活务实的领导,既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又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机结合
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既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又坚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特征来说,改革开放所造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内在要求之间,在特定的社会阶段、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是存在某种张力的。如果不能有效化解这种张力,现代化发展极有可能要么退回“封闭僵化”的老路,要么误入“改旗易帜”的邪路,两者必然都会使得中国发展犯下颠覆性错误,走向“不归路”。苏联解体所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沉痛的教训。
中国共产党“既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又坚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其中的机理在于:改革开放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被放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野之中,二者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层面实现了增益与互补:一方面,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某些不良不利的影响,被中国共产党渐次予以统筹解决,同时其所带来的积极的、富有生机的因素,则被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蓬勃的活力和动力因子。由此,改革开放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被长期附加的教条主义内容,被中国共产党逐步予以消解,同时其所具有的向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进发的理想主义,以及由此理想主义而催生的种种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和伦理道德的种种要求,又恰是当代中国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最恰切的药方,从而得以不断彰显。
中国共产党可以成功实现改革开放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于拥有一套独特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知理解系统,这套认知理解系统核心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其作用在于,使中国共产党摆脱“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这样的认知:凡是有助于推动中国发展的积极因素,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凡是有助于推动中国发展的积极因素,它们之间就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凡是有助于推动中国发展的积极因素,都是应当而且能够被结合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的。
由此,在认知体系和行动逻辑中就形成了一个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思维特质以及由这种思维特质所推演出来的一整套复杂而精妙的对中国现代化正确方向的理解和驾驭。在这样的思维特质之下,中国现代化正确方向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既具有很强的方向感,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调适性。“中国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坚持了‘与时俱进’的追求,始终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和大方向,不断总结经验,也不断调整已有的政策,包括修正发展中出现的偏移,保证中国道路的自我完善。”
策划统筹: 姜 煜
采访协调: 陈冬菊 金 可
参考书目: 《大国之兴》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记者采访团队:张群琛 郑 实 李若晨 | 赵 鹏 池 阳 王 超
曲经纬 王倚剑 张 杨 谢佳航 | 关一文 冯维静 郭祎彤
理论选题团队:黄 漠 陈节松 张钊齐
本期摄影: 常 鸣
责任编辑: 黄 漠
版面设计: 王 晴
地图绘制: 沙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