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021期 >2024-09-25编印

北京日报·北京通州融媒体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联合京津冀媒体行动
重走赶考路 理论面对面
刊发日期:2024-09-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第三站:涿州“叮嘱”暖人心

本报记者 赵鹏 池阳 王超

75年的历史如同一部厚重的书籍,翻开每一页都能感受到那股改变命运的力量在澎湃。回首过往,共和国一路走来,历经风雨,讲述出最鲜活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谱写出民族复兴的壮丽诗篇。那份铿锵的信念与理想,至今激励着我们,促使我们为了伟大理想和信念勇敢前行,续写新的辉煌。

回溯至75年前,1949年春天,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们离开西柏坡,踏上去北平的征途。基于李自成进京失败的深刻教训,毛泽东提出进京“赶考”论,警示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可步其后尘。岁月的积淀让这75年显得无比厚重,曾经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深深烙印在每名中国人的心中。

砖石瓦盖尤如昔

历史沉淀是无形的力量,奋斗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每个人都应铭记,走在“赶考”路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每次挑战,都应通过自身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由北京日报、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及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联合组成的采访团,踏着伟人的足迹,重走京冀“进京赶考之路”,探访位于涿州市粉子胡同的党中央进京前毛泽东住所纪念址。

穿过静谧的粉子胡同,映入眼帘的7间南向排房安静伫立于三义小学操场对面,青砖灰瓦的房屋如同岁月的守望者,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屋前的大树,枝叶如伞,守护着这一段传奇的入口。几片落叶轻轻洒落在坑洼的条石上,这些毛泽东75年前曾踏足的石阶,仿佛在低声吟唱那段古老的岁月。对面教学楼鲜红的墙面上,跃然书写着毛泽东当年题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激励语句。伟人的叮嘱宛如晨曦中的星辰,指引着一代代学子的成长之路。

“这里屋前的条石与墙上的青砖,依旧是1949年时的那般模样。”涿州博物馆馆长郝伯洋感慨地说。1949年3月24日的黄昏,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们的车队驶入涿县古城,在休整后,于25日凌晨更换火车赴北平。这座毛泽东在涿州的住所,已于2021年被河北省文物局认定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成为后世追寻历史的珍贵遗址。

2021年,纪念址升级布展内容,展览面积400平方米,同年6月免费向社会开放。这一展览的主题是“赶考精神永放光芒”,共分为三个单元,用记录了历史的老照片和相关史实,展示了进京“赶考”路上的“涿州记忆”。

夜以继日未曾休

自1949年3月24日傍晚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们一行抵达涿县,到25日凌晨2时在此换乘火车赴北平,驻足涿县的时光虽短暂,却充满了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五位书记在此召开会议,接见驻涿的军政领导,听取汇报。他们始终初心未改,操劳不息。

郝伯洋回忆道:“停留的时间虽短,毛泽东依然关心民众生活,接见了时任涿县县委书记的王成俊。”毛泽东关切地询问商贾之地涿县为何冷清至此,王成俊则道出了国民党防共政策酿出的恶果。毛泽东郑重指出:“百姓关心的正是我们亟须解决的,工作千头万绪,但要尽快恢复市场,确保老百姓的和平生活。”他的每一句话,都昭示着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那一天,毛泽东直至很晚才休息。在如今的纪念址内,依旧保存着一张毛泽东曾在此休息的木床。虽外观简朴,但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保存完好。当年就在涿县,毛泽东曾反复提起“赶考”这一主题,提醒中国共产党人勿重蹈李自成的覆辙。伟人之言,声声入耳,至今承载着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迈步走向“新时代”

涿县是党中央赴北平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如何进入北平成为讨论的焦点。曾有人提出要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然而毛泽东果断拒绝,坚决认为应以简单的形式为宜。这一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对简朴务实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民感受的深刻理解。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而这一切,也与毛泽东在涿州那段深思熟虑、充满责任感的决定息息相关。时间流转至今,75年的岁月弹指一挥,而在这一瞬间,国家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段时间里,华夏大地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如今的学生们在校园中熙熙攘攘,学习知识,汲取营养,他们与历史的联系在于继承与发展“赶考”精神,不断在奋斗中前行。

在涿州,这些青砖灰瓦的排房依然矗立,见证着历史的足迹,承载着庄严的使命。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会被这份历史的厚重所感动,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付出辛勤努力的前辈。

走出纪念址,教学楼里传出清脆的上课铃,操场上集合的学生们沐浴在阳光下。75年的时间彻底改变了华夏大地人们的生活,纪念址的条石和青砖见证了过往辉煌的奋斗,也见证了如今昂扬的步伐。校园中师生来去,青砖灰瓦的排房屹然不动,无声承载着“赶考”精神的痕迹,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深深铭记那段历史。

当代的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肩负着新的使命。我们要学习先辈们不怕艰难、勇于承担的精神,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大踏步迈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这种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请问: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

回答:因为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黄相怀

中国人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主要都是由西方学者建构出来的,由西方社会展示出来的。比如,现代化的器物,通常指的是汽车、个人电脑、飞机等;现代化的制度,通常指的是市场经济、法治等;现代化的文化,通常指的是独立、自尊、个性张扬等。然而,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现代化内容,越来越不足以涵盖人类现代化的全部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发现,这些现代化的内容,如果不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础设施,就难以持续长久。

更加科学、合理地实现发展

比如,解释拉美国家为什么长期陷于中等收入陷阱、社会经常性地处于动荡不安状态,解释西亚北非国家为什么经过所谓的“颜色革命”而依然不能焕发新颜,解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在实现所谓的转型之后依然没能加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从任何现有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都找不到恰当合适的答案。有些答案甚至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它们之所以存在众多问题,是因为它们向西方学得不够多;而之所以它们向西方学得不够多,是因为它们存在众多问题。再没有什么解释比这样的解释更省事的了,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解释如何让人信服呢?

中国人是不相信这样的解释的。中国人相信,一定有更科学、合理的答案,足以让众多国家从现有的迷思中超脱出来,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实现发展。于是,一个关键词“治理”就被中国人挑选出来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新面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发展了。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那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思想中主要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从5000多年的历史传统中,中国人深知大一统的极端重要性,而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就是大一统最明显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一整套组织体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保障了大一统的历史延续。从180多年的近代史中,中国人深知“一盘散沙”的极端危害,而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就是团结中国人民的最优良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换句话说,如果有人不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人民来说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最大的可能在于这个人没有进入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之中。

其次,这意味着民主在中国得到更丰富的充实与完善。中国人深刻认识到民主对于治理的极端重要性,但他们同样也认识到“使民主运转起来”有着更深层的机理。对于民主,新思想中发展出了丰富而深刻的认识。比如,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有八条标准,即“八个能否”: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实际上,如果按照这八个标准,有些自认为的或者公认为的“民主国家”可能并不能够得到高分。不难想象的是,如果因为引入所谓的“西式民主”而导致政党纷争、相互倾轧,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相互掣肘、内耗严重,决议不决、决而不行等等类似情况,这样的民主就已经失败了。对于民主,一个科学的态度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的国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声,有力保障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民主如果还不能在世界民主理论与实践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还有什么样的民主可以毫无惭愧地有资格自命为民主呢?

再次,这意味着法治体系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中国的法律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党领导法治的制度越来越健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更加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一句话,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对于法治建设水平的提高,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面向未来,以完善的法治体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共识。通过法治建设,为每一位公民和企业提供稳定可靠可预期的行为规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策划统筹:姜煜

采访协调:陈冬菊 金可

参考书目:《大国之兴》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记者采访团队:张群琛 郑实 李若晨 | 赵鹏 池阳 王超

            曲经纬 王倚剑 张杨 谢佳航 | 关一文 冯维静 郭祎彤

理论选题团队:黄漠 陈节松 张钊齐

本期摄影:涿州博物馆供图

责任编辑:黄漠

版面设计:王晴      

地图绘制:沙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