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强
互相交流降血糖稳血压心得、相约参加系列健康教育课程、跟医生学习防病知识……截至目前,通州已累计建立糖尿病、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700多个,累计管理患者一万多人。这些自我管理小组的小组长都由医生担任,在他们的指导下,很多慢性病患者从最初郁郁寡欢、讳疾忌医的状态中走出来,逐渐建立了对抗慢性疾病的信心。患者常说,自我管理小组让他们找到了“组织”。
成立初衷 让患者不再迷信“治病神药”
慢性病管理小组给组员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冬梅在卫生健康系统工作了20多年,她深有感触地说:“加入慢病管理小组,有了专业医生指导用药、锻炼,很多组员都反馈,高血压、糖尿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她补充道,“组员们再也不迷信所谓的‘治病神药’了。”
大概20年前,杨冬梅和同事们在通州一个村进行慢性病防治宣传,把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组织到一起听讲座,劝大家要按时用药、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没想到,一位老人跟杨冬梅说,自己有糖尿病,但不靠大夫推荐的这些药,也能把血糖降下来,只需每天早起吃一片纯天然的保健品即可。老人表示,这种保健品里不含药物成分,村里很多患有糖尿病的人都在吃。
“我一听就感觉不对劲。”在杨冬梅的要求下,老人把保健品拿了过来,是一个大瓶子,里面装的全是黑药片。杨冬梅把一片药拿到潞河医院去化验,结果显示,这种所谓的“治病神药”里除了淀粉,还有大量的药物成分,虽然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但用量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严格控制,一旦药物过量,很容易造成患者低血糖,进而导致晕倒等情况。
“老百姓得了慢性病,不按照医生的方法治疗,却信偏方、购买所谓的‘神药’……那个时候,这种情况在基层还是比较常见的。”杨冬梅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需要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指导。这便是慢病管理小组成立的初衷。
氛围轻松 医患一起聊聊心里话
通州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的前身,是2006年在宋庄镇小堡村成立的全区第一家高血压患者俱乐部。小堡村是全市知名的画家村,早在30年前就陆续有村民把闲置房屋出租给画家当画室。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开始逐年增长。根据小堡村2006年全员体检的数据,村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有上百位,其中高血压患者50多位,糖尿病患者也不少。
成立高血压患者俱乐部之后,社区卫生服务站给村里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建立了个人档案,老年活动站定期邀请医生进村开展讲座交流活动,“我们改变了过去医生讲、患者听的模式,每一位患者都可以发言,就像‘头脑风暴’一样,任何关于高血压的疑问都可以跟医生面对面交流。”通州疾控中心慢病科医师贾卫兰说,高血压俱乐部为患者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因此特别受村民们的欢迎。到了第二年,很多患者家属也参与进来。
贾卫兰亲眼见证了患者们的变化。当年有位40多岁的女士,被医院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吃药效果不太明显,血压波动很大。第一次参加高血压俱乐部时,她愁容满面。贾卫兰悄悄地把座椅搬到她跟前,“咱俩年龄差不多,一起聊聊心里话吧。”原来,这位女士患病后,血压一波动就感觉头晕,平时几乎不出屋,就怕离开家人发生意外,过年过节也不怎么串门。久而久之,她的心情越发消沉。
“咱没必要这么紧张啊。您除了按时吃药,还可以在家听听舒缓的音乐,跟家人每天出去遛遛弯,去公园赏赏景色,特别有助于恢复。我的很多病人,靠这种方法,症状减轻了不少。”贾卫兰的一番话入了这位患者的心。几个月下来,通过放松身心的“疗法”,这位女士确实开朗了不少,再加上按时用药,她的血压逐渐稳定了。
指导专业 700多个小组长都是医生
2011年,通州区在梨园镇成立了第一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270个,累计管理糖尿病患者5300多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439个,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5600多人。糖尿病小组村居覆盖率达51.53%,高血压小组村居覆盖率达83.80%。
梨园镇新城乐居小区居民常艳芳今年69岁了,她是小区合唱团团长,经常组织20多位居民参加镇里、区里的比赛。鲜为人知的是,她已经患有高血压15年了。“第一次发现身体有问题是个冬天,当时突然头疼,到医院一查,高压240了!”患病头几年,她吃药并不规律,“总觉得‘是药三分毒’,血压高了就吃点,降下来就不再吃了。天天吃药,总感觉自己是个病人。”
前年,居委会发通知,说要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常艳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效果显著,“郭大夫不光挨个跟我们谈心,还带我们做弹力带操、毛巾操……说真的,我之前也去医院看过高血压,可那么多人排着队看病,大夫怎么可能跟你谈心嘛,更别提带着做操了。”常艳芳说的郭大夫,是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更是辖区内60多个慢病自我管理小组的组长。截至目前,通州700多个小组的小组长都由医生担任。凡是在通州区居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居民,都可以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名参加自我管理小组。
常艳芳说,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让她找到了“组织”。、
建立体系 打造慢病防治全链条管理
市政协“完善慢病防治全链条管理”课题组专家、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编辑茆京来介绍,医学上将病程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疾病视为慢性病,常见的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精神心理疾病以及口腔疾病等。慢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具有起病隐匿、病因复杂、病程缓慢、需终身治疗、易诱发其他疾病等特点,是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慢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个人、政府和社会的长期共同努力。
患者要树立主动健康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慢病危害虽然严重,但其发生发展都有一段趋势过程,只要充分掌握慢病危险因素和防治知识,积极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的动力和决心,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开展体检和自我监测,重视早期症状,就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发生发展。
政府要完善政策支持与合作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各部门间协作,明确具体措施与职责分工,以期形成政策合力,减少各自为政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提升慢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支撑力度,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市级或国家级层面的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可涵盖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慢病监测数据等信息,用最小代价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为慢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社会层面要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慢病防治全链条管理体系。全链条管理包括“防、筛、诊、治、康”等不同环节,涉及疾病知识宣传、疾病预防及发病机制研究、新型筛查体系构建、治疗策略更新、诊疗技术培训推广、患者康复护理等内容,需要协同发挥新闻媒体、科研院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机构、医药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多方作用,从而为公众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医师支招 慢病患者如何控制饮食?
梨园镇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健教科副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王向辉表示,慢性病的发病进展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与膳食密切相关的超重和肥胖也是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关键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吃什么对身体有好处?王向辉建议,主食中全谷类和杂豆(红小豆、绿小豆)要占到总量的1/3以上;餐餐都应该有蔬菜,每天至少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都应该吃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蛋和适量的猪肉、牛羊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慢病患者应保证清淡饮食,少吃肥肉和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控制烹调油每人每天在25克以下、盐每人每天在5克以下,推荐使用控油壶和控盐勺(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