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综合总第996期 >2024-08-20编印

热心楼门长多年如一日为居民服务
“有事找王姐,靠谱!”
刊发日期:2024-08-2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柴福娟

“王姨,您帮忙在居民群通知一下”“大姐,单元门又坏了,您和社区说声吧”“王姐,您帮忙看看,这漏水我得找谁修”……王晓朋是玉桥街道玉桥东路34号院楼院长,热心肠的她是小院里的“主心骨”。

34号院啥事儿都管的“大家长”

今年59岁的王晓朋,从2000年至今在乔庄北街社区玉桥东路34号院居住了近24年,她是第一户搬来的,二十多载春秋,从孤灯到满院灯火,从青砖灰瓦到红墙绿树,点点滴滴、人来人往,她早已化身成了小院的守护者。

34号院一共5个单元54户,家里漏水、设施破损、邻里纠纷、停车管理……小院里的大事小事,线下登门找“王姐”,线上群里@“王姐”,王晓朋俨然成了小院居民都离不开的“大家长”。

“大姐,单元门又关不上了,您帮忙和居委会说一声。”四单元的单元门开关的时候总会有180度的转动角度,单元门上的闭门器长期被过度拉扯,导致单元门开合不畅。

最初,王晓朋自己拿了螺丝刀放在单元门里,进出的时候就顺手紧紧闭门器的螺丝,但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王晓朋向社区反映,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刻协调施工队在门旁砌了一垛约三十厘米高的水泥墩儿,将开门后的转动角度控制到90度,“现在已经几个月没坏过了。”王晓朋开心地说道。

小院里5单元的居民向王晓朋反映楼体后面一段泥土路杂草丛生,招来不少小飞虫,并且外来车辆总是把车停得离楼体很近,一到下雨天总爱积水,墙根潮湿,希望社区能够帮助改善情况。

王晓朋及时向社区反映居民诉求,社区在实地查看情况后,协调第三方施工队将楼体后泥路上的杂草清除、铺上地砖,并装上了护栏。“生活中遇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王晓朋说道,“群里只要‘圈’我,能办的我就给大家办了,举手之劳。”

一头连着居民 一头连着社区

王晓朋是一名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下,王晓朋自退休后就一直在乔庄北街社区当志愿者,尽管家里有三个老人需要照顾,但她总是一有时间就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

在路口执勤、桶前值守、安全宣传这些志愿服务中总能见到王晓朋的身影,哪怕自己临时有事,王晓朋也会让老伴儿“顶上”。

“王姨哪哪都做得很好!”乔庄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荣志自豪地说道,“社工马帅也经常会和王姨沟通,看小院有没有异常情况。”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王晓朋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逐门逐户,充分了解每户居民的改造意愿及需求,并作为居民代表和社区、施工方共同协商改造方案,列出详尽的需求清单,同时,王晓朋积极协助社区调解在改造过程中各方产生的矛盾。

在楼门文化建设中,王晓朋作为楼门长,提出以“孝老爱亲”为主题建设四单元楼门,她说:“因为自己家有三个老人,而且小院里花甲老人也不少,希望能够以‘孝老爱亲’这个主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小院的每家每户、邻里之间更加和谐。”

除此之外,王晓朋还作为居民代表参加楼门文化议事协商沟通会,做居民的“代言人”,为小院每个单元的楼门文化主题建言献策,并协助社区充分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王晓朋多年如一日,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帮邻里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了一头连着居民,一头连着社区的纽带作用,也深刻地诠释了“楼门长”一词的含义,是肩负的责任更是双重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