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给本市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日,在中轴线遗产旅游管理服务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建议,要不断丰富北京中轴线的旅游产品供给,并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让游客对中轴线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客流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博伟建议,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搭建集展示、交流、体验等于一体的“科技+”平台,不断拓展中轴线的体验方式。“无论怎么样去做,未来,中轴线的空间可能都是供不应求的,还有些景点可能也很难约上票。未来呈现的方式可能更多的是用数字化的方式去感受中轴线,中轴线旅游还可以在遗产范围以外延伸。中轴线只是一个引爆点,更重要的是用中轴线把整个北京的城市旅游都带动起来。”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围绕“社区参与型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在剖析关键要素、支持力量的基础上,提出中轴线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战略思维、遗产价值转化的行动路径。文物的活化利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孙业红建议,要平衡好北京中轴线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关系,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对于遗产地的公众就是要让他们有参与感,知道我是住在这儿的,我是受到重视的。比如说去一些景区,当地居民的门票会更低一点儿,甚至是免票的,再一个,一些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当地的居民主动参与进来。另外,在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比如说要开餐饮店民宿的时候,当地居民要有优先权。”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张靖表示,下一步,北京将不断开发中轴线的相关旅游产品,在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同时,给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张靖说,一方面,要不断地丰富遗产旅游的产品供给,包括漫步、骑行、研学等,同时周边的产品也要跟上,比如说中轴线文创。另外,要统筹考虑应对环境的一些风险,比如说现在进入到了旅游的高峰期,汛期和暑期的三期叠加时期,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应对,怎么疏解。除此之外,还要给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来京的游客感受到北京中轴线遗产的品质,进一步扩大北京的知名度。让中国文化通过遗产旅游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