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成功十年特刊总第956期 >2024-06-25编印

悠悠衡水钟灵秀
刊发日期:2024-06-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顺运河一路南下,来到大运河冀鲁交界的衡水。

运河并不流经衡水市区,而是一路自北向南依次穿过衡水东部的阜城县、景县和故城县。其中,故城县运河段11公里和景县运河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段。著名的“千年运河第一湾”便在故城县内。大运河故城段全长75.122公里,运河从这里进入山东德州。

在景县,255米的华家口夯土险工依旧牢牢伫立;在故城,六座郑口挑水坝一字排开,抵御“运河第一湾”的巨大考验;运河畔,近300年历史的甘陵书院内琅琅读书声不断,汇聚运河文风,培养一代代的运河学子。

一件最珍贵宝贝竟在台北故宫

说起“寻宝”,故城县文物局负责人姜玉岭脱口而出:“故城县出土了两件国家一级文物。”

这两件文物均属唐朝,一件是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的四面佛造像,其每面雕刻的佛像工艺完美精湛,艺术风格透露出盛唐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另一件是唐代白釉凤首盖贴花皮囊壶,拱形提梁、短流,凤首形壶盖与壶身为分体式,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平整光润,系唐代邢窑精品。

这些宝物的背后,蕴藏着大运河发展史,折射出大运河是沟通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重要纽带。东汉末年,曹操主持开通了多条北方运河,其中的白沟经过了今天的故城县一带,流经故城县域的清凉江曾是白沟的一部分。至隋代,隋炀帝开永济渠,流经今故城县南部,是对白沟的改道。永济渠一经开通,便成为河北漕运大动脉。这些珍贵的故城文物,正是经由永济渠被带到今天的故城县的。

说到这儿,姜玉岭又提到一件并不在本地的“宝贝”——明代《水程图》。《水程图》绘制于明万历年间,与故城县新县治搬迁的时间接近,如今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水程图》用画作方式直观展现了当年的运河风貌。其中,在《郑家口》一图中,大树郁郁葱葱,房屋或隐或现;在《故城县》一图中,民居沿大运河鳞次栉比,隐隐可见远处城楼,对岸则是山东梁家庄驿。

随着对运河文化的不断挖掘,一个个小型类博物馆出现在运河沿岸。在景县华家口运河文化展馆,墩子、蓑衣、豆腐挑子……各种民间收集来的运河老物件儿摆进展馆。“景县十八怪”更是引起参观者好奇。“家乡土语学不来”“找块石头百里外”等民间“怪”俗,其实都藏着运河的影子。

去年,故城县的卫阳博物馆正式落成,创办人刘石营花了40年收集文物,其中不少都与运河有关。两件重量分别为100斤和80斤的铁坠砣锈迹斑斑,活像两只大号灭火器,引起大家好奇,纷纷猜测其用途。“这相当于当年船只临时停靠的‘手刹’。如果长时间停船靠岸,船上会用锚索,而临时停船,就将铁坠扔进河里。漕运鼎盛时期咱们这儿运河码头林立,临时停靠的船只可不少。”

另一件民国时期的墨盒更与运河密切相关。墨盒盖子中央用隶书写着“整理海河委员会总务处”,上款是“直隶故城整理运河分处成立纪念”。

一项古人智慧依然焕发光芒

来到景县安陵镇华家口夯土险工时,日近正午,阳光亮晃晃洒在河面、村庄和绿树上。道路静悄悄,河水安流,岁月静好。这份宁静离不开华家口夯土险工的建设,以及百年前古人的智慧与辛劳。

“咱这儿水好啊,农民管这种太阳晒过的水叫‘阳水’,富含营养,用运河水灌溉的小麦,亩产能有1500斤!”景县安陵镇副镇长王忠新自豪地说,麦收已经结束,地里是齐刷刷的金黄麦茬。马上要进行秋粮夏种,三夏时期正是地里要水的裉节儿,汩汩运河水流进田间,就像几百年来一样,默默地滋养着两岸土地。

常年跟运河打交道,沿岸人民早就摸熟了运河的脾气。因南北河道存在高差,为保证运河通航及沿河安全,河北段运河挖出众多弯道,仅在景县就拐了36道弯。但水流在转弯处仍有较强冲击力,易造成决口,华家口段正是这种情况。较近的两次水灾分别发生于1870年和1894年,危害极大,有的村庄被整个冲走。而自清宣统三年(1911年)险工修成后,百余年来,河水再未跨出弯道一步。

这样神奇的工程如何修建?远远望去,河道弯度最大处明显有一段颜色不同,仿佛为河道贴上了一块缓冲垫。

齐向前介绍,华家口夯土险工全长255米,全部位于这个弯道的圆弧处,顶宽13米,全段高5.8米至6.7米不等。下层深色部分为基础,采用坝基抗滑木桩施工工艺,打入浸油的松木梅花桩,上铺毛石作为垫层。上层能看出层次分明的纹理结构,这是用了三七灰土加上糯米浆调制的特别材料,在垫层上逐层夯筑,每层宽1.8米至2米,高18厘米至20厘米。

奠基、夯叠完成后,再在最外层的外坡、顶部以素土夯实,加上一层“保护壳”。这样层层夯筑的糯米坝非常坚固。据说古代验收工程时,弓箭手在50米外开强弓射坝,箭射中弹回,坝体不留痕迹,才算合格。

华家口夯土险工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点,完整保存了当时的施工材料、工艺特征,是中国古代利用夯土技术建设水利设施的实物证据,更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排柳树竟是运河守护神

夕阳西下,连接着冀鲁两地的郑口运河大桥边很热闹,这里已经成为村民的休闲中心。往西看,运河大堤上的六座挑水坝顺序排开。从航拍图中可以看到,南运河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U”型弯,这里就是“千年运河第一湾”。姜玉岭说,运河流经此处水快弯急,为防止漫堤决口,故城人民发明了抗水护堤的“龙尾埽”(“埽”即指护堤堵口的方式,一般是用柳树的树头与树干、秫秸等捆扎而成)。清雍正年间,直隶总督李卫号召民众广植柳树护堤,每逢大水,砍断柳树的树头,一半树头树身结捆倒挂,缓冲水流冲刷。惊涛拍岸,状似龙尾在水,故称“龙尾埽”。1934年,以“龙尾埽”的原理,村民在原险工旧坝处修建了六座挑水坝。

这六处挑水坝功能各不一样,由远及近,前两处和后两处是顺水坝,顾名思义就是运河水流湍急时,顺水坝利用带有弧度的坝体来缓解水流冲击力,同时将水流向下游的方向指引,减缓水流对大堤的冲击力。而第三处坝体是尖角形,第四处坝体是引水坝,也略带一些弧度。“水流接触到引水坝后又被弹回河里,并与河中的水形成回流,冲刷河底的淤泥,最终起到淤滩固堤的作用。”故城县文联秘书长周冉说。

长堤险工,抑息狂澜。这处水工设施之精妙令人拍案。郑口挑水坝是京杭大运河全线少有的没有设计者与设计图,完全依靠沿岸百姓智慧建设的水工遗存。当年劈树护堤的古柳也繁衍生长到了第五代,岸边一排排大柳树枝繁叶茂。一辈辈运河人就和这留根活树的古柳一样,代代守护着“千年运河第一湾”。

答一份清光绪小学的毕业试卷

琅琅读书声响起,恍然有时光交错之感。甘陵书院创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作为曾经的故城县三大书院之一,这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学子,如今,故城中心小学坐落于此。

语文老师张春霞说,7年前学校正式开设相关校本课程,包括《礼》《孝》《信》等,对应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孩子。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当属百余年前的考卷。

打开一份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直隶故城县高等小学堂的毕业试卷,题目难度着实不小。其中包括国文题、算学题、历史题、地理题、格致题五大类,共21道小题。历史题会问到“元太祖时诸王分封何处?其中某国最为强大?”地理题则考“中国全国航路共有几支?某支历经某地?”格致题更是让小学子们“详言蛙之生长次序并绘图以明之”。衡水地区的教育水平之高,当时便可见一斑。

走在甘陵书院旧址,依稀可见当年学宫气派。周冉介绍,书院的建筑很讲究,前出廊厦,四梁八柱,九檩架构,恢宏大气,有记载云:“故城诸建制简陋,唯学宫恢宏合宜。”说明故城地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故城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运河除了带来繁荣的商业,更带来了富足的精神文化。历史上,故城各家以教育出优秀子女为荣;到了明清漕运鼎盛时期,故城的进士数量更是衡水之最。

数百年后,大运河畔,昔日书院仍是教学之所,稚子读书,清音朗朗,运河文风悠悠传承。

吃一碗明朝的贡面

入巷闻书声,匠坊留麦香。来到故城县,一定要吃一碗细如发、白似雪的龙凤贡面。这是运河给当地打下的饮食文化标记。

相传,故城县龙凤贡面诞生于明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经过此地品尝后,亲赐“上用龙须凤尾贡面”,自此龙凤贡面声名远播。龙凤贡面为什么好吃?故城本地麦产区是运河滩河套地,盛产的硬质小麦筋性高,制面时又加入了香油、蛋清等,能拉出细如发丝的面条。加上当年这里的运河码头八方通衢、繁华富庶,行船商人阔绰,南来北往间便将这款贡面“带火了”。

清晨7时,膳丝坊龙凤贡面制作车间内,多位老师傅已经开始制作龙凤贡面。从和面开始每一步都很讲究,和好的面要先盘成小腿粗细的大条,再盘成小条,经过分面、晾面共23道步骤,一份合格的龙凤贡面才能完成。

膳丝坊龙凤贡面创始人叶飞告诉记者一个制面小窍门:每一道步骤完成后都要饧面,而每一步饧面的时间不一样,要根据制作季节的温度和湿度来判断。“像今天这天气,制作一份面大概需要24到26小时。”看了看天气情况,叶飞立刻得出判断。

叶飞是土生土长的故城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天津从事餐饮行业,2014年返乡时,积攒了6年餐饮行业经验的他将目光锁定了家乡的龙凤贡面。随着一步步做大,最终有了自己的品牌,其厂房占地5000多平方米,每批产量达到2000斤以上。他坚持使用老手艺,每个步骤纯手工。“我们的贡面已经端上了北京一些高档饭店的餐桌。今年我还要推短视频平台,也在办销往海外的资质,争取让越来越多的人尝尝故城县的家乡味道。”叶飞说。

运河文化已成为故城县文旅商的重要名片。如今郑口大桥旁的二道街正在建设,按照规划这里将建成集运河文化展示、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恢复古城历史风貌、再现运河文化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