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如意
科研在北京,转化落地在天津,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桌”搬上“货架”……目前,这已成为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的一大特色。
自2015年落户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以来,清华电子院累计孵化聚集科技企业140家,其中拥有“清华基因”的企业占60%以上。带有“清华基因”的科研项目,有的已经孵化落地,昔日实验室成果变成细分赛道上的技术新品;有的还是“种子”状态,等待牵手市场机构“破土而出”。
“我对天津有着天然的信任感。”位于海淀永丰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4层,这里是天津见合八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的办公地,该公司总经理王伟这样说。
王伟此前在南开大学攻读本科和研究生,在天津学习生活8年,毕业后就来到北京工作,此后二十多年先后从事研发、市场工作。受此前业缘关系影响,2020年他的创业方向也定在了长期工作的光材料相关领域。
受益于来自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在清华电子院的支持下,天津见合八方成立。公司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设立了“光融合智能感知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高速公路的车路协同、公路场景的交通流监测、公路场景的隧道全息感知等内容开展技术攻关。
天津见合八方主要研究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国产化和专业化问题,其产品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激光雷达、医疗行业中的光学眼科成像,以及通讯行业的高速互联。他介绍,北京这边重视基础研发工作。在天津,清华电子院作为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的成果转化基地,有充足的孵化场地、成熟的产业环境和体系化的成果转化模式,可以让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将北京的科研成果在这里落地转化。
清华电子院另一家孵化企业代表致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奇蔚说:“长期以来,国内通信网络服务质量的评测技术主要由构建了人耳听力模型系统的国际厂商垄断。我们另辟蹊径,采用脑机结合的‘脑特征度量的用户感知评测技术’进行用户感知评价,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
致讯科技的核心算法在5G语音业务服务能力评测中,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使我国在通信网络服务能力评测领域建立起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化解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和价格垄断问题。经过十余年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技术研发,该公司产品已经陆续进入通信服务、内容服务提供商、消费电子产品、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商用领域。
除了从高校端挖掘形成技术成果“项目库”,清华电子院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便是从市场端出发,摸排各产业需求,并将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和企业,逆向推动产生“订单式”技术攻关项目,构建技术应用双向流动格局。
清华电子院副院长王鹏飞说:“我们结合校地双方发展需求,开展了人工智能产业、光电产业、平台建设、资源导入、基金等专项工作,在平台建设中,搭建了通信、医工、数据要素三大平台,并成立相应工作组进行落实。目前陆续对接了20余家重点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合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比重。”
2020年以来,清华电子院孵化聚集企业累计营收超10亿元,估值近36亿元,“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协同创新格局在这里有了最直观的体现。这里正不断将清华大学的科研优势与天津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正逐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