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阳光通过采光井照进地下中央大厅,与屋顶斑斓的灯光交织辉映。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赵鹏 池阳
自三大文化设施运营以来,已吸引了京津冀乃至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游客来到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享受这场文化“盛宴”。北京艺术中心的演出、北京城市图书馆的藏书、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无不极大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近日记者从北投集团获悉,三大文化设施共享配套设施项目有望本月完工。从观看到逛街,大家的参与体验即将迎来一次“升级”。
走进约3000平方米的三大文化设施共享配套设施地下中央大厅,脚下是有着运河波浪纹路黑白灰相间的大理石地面,由18个拱形结构组成的发光顶,沿拱形结构梁从周边地面一直延伸到中央大厅核心的采光井。在日光的“驱动”下,这如同一面面相互依靠的“船帆”,无处不彰显着运河风韵。大厅内,十余台曲臂车和升降机正陆续托举着工人对“船帆”的帆面进行最后的清洁整理工作。刚刚调试好灯光的发光顶,在不经意间亮起了五光十色的斑斓彩灯。
“大厅所采用的透光膜结构发光顶有近15米高,为了确保曲面的安装定位,我们在施工时利用3D扫描收集了现场数据,采用BIM技术创建模型辅助施工。”城市绿心三大公共建筑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北投集团三大建筑项目部工作人员董少峰介绍,这座中央大厅可谓是整个地下共享空间的“核心”所在。
上海宝冶集团城市绿心三大公共建筑共享配套设施项目1标段质量员杨凤明表示,未来您不管是前往三大文化设施中的任意一个,还是要去往停车场、地铁站和商业街,地下中央大厅都能够“四通八达”。“未来市民即便是在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商业设施粗略地逛一圈,也需要1小时左右。”杨凤明说。
不仅如此,仔细观察地面市民就会发现,大厅通向三大文化设施的连廊也各有特色。暖色的木地板指向北京城市图书馆,具有艺术性的反光立柱指引着去往北京艺术中心的路,而地面上仿石材的PC砖则会带着您通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此外,当您顺着走廊离开大厅,黄白两色波浪装饰的吊顶和大理石地面整洁明亮,走廊一侧的商铺已经完成了玻璃外墙等设施的安装,正等待着商户们的入驻。
据介绍,共享设施的地下商户计划分为7种类型,共同组成了“源·心”运河文化商圈,其中每个类型都有自己具有文化氛围的别称,分别是邂逅、潮起、微醺、方物、寻味、沉浸、探索。
7种商业类型中的邂逅将成为综合型策展空间,在三大文化设施的地下延续文化展出;潮起将作为潮流向零售空间,为运河水畔带来潮流和时尚的购物选择;微醺将成为感官体验空间,促进副中心夜经济,提供休闲场所;方物是复合型文创空间,可以提供给寻找心仪文创商品的游客一次难忘的体验;如果游客在游览和学习之余感到疲劳,寻味的国家化美食空间则能给予您身心上的双重放松,让游客适时充电后继续学习、游览;在沉浸区域的沉浸式娱乐空间中,游客可以体验到阅读和观赏之外的休闲体验;对于到此游玩的小游客,儿童IP体验中心的探索区则可以提供足够的乐趣。“除了上述餐饮、购物等商业形态,今后这里还将有一家影院营业,进一步丰富市民在此的休闲选择。”董少峰说。
城市绿心三大文化设施共享配套设施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是北京市9个城市更新及便民服务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总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含轨道交通预留车站),分为地下两层,主要功能为车库、地下商业餐饮、电影院及其他综合性配套服务设施,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绿色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副中心起步区的服务配套功能,实现三大文化设施与轨道交通设施的功能联动。
董少峰表示,该项目未来有望成为副中心的文化中心、活力中心,以及市民文化休闲的娱乐中心,与三大文化设施一起构建起副中心的文化娱乐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