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院研究生察看哈密瓜长势。记者 田兆玉/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最近,永乐店镇西槐庄科技小院出品的各类农产品持续热销,爆甜西瓜、小时候味道的西红柿,还有即将上市的软糯香甜水果玉米,让这个村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频频破圈,持续吸粉。
“这些西瓜再过几天也能摘了。”高温下的农业大棚里,湿热的空气从土地中不断上涌,看着西瓜棚里的宝贝们,个子比昨天又圆了一圈,驻扎在西槐庄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思远满意地笑着,忍不住回头和两位师妹说起了明年的打算:“今年咱这西瓜卖得不错,市场反馈特别好,一直供不应求,看来明年咱们还得接着种,不仅要种,还要种得更好。”
2020年11月,市委统战部牵头的北京科技小院(统农049号)正式在西槐庄村挂牌。几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共派四批次7名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学生们全程参与农业种植管理,在田间深造、成长,为农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壮大村集体经济,书写日志2428篇,实现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接续,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依靠科技小院,这个北京偏远的乡村打了个漂亮的脱贫翻身仗。
今年,西槐庄村在科技小院研究生的帮助下,种下了草莓番茄、贝贝南瓜、甜糯玉米等14种果蔬,上半年总产量预计达到16万斤,目前销售状况良好。“庞各庄L600西瓜刚开始卖,就供不应求,网店和朋友圈下单的特别多。”王思远表示。
据了解,为了打造西槐庄特色农产品品牌,驻村第一书记王泽浩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共同办理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顺利拿到了登录网店平台的资格。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西槐庄高品质的农产品,王泽浩没少费脑子。“我们今年开设了抖音抖店,组建了微信会员群,农产品成熟前,积极对接商超、食堂、社区、企业等,同时参与展卖,通过这些形式,持续扩大西槐庄村农产品线上线下的知名度,让优质农产品破圈吸粉。”目前,全村已累计销售8万斤果蔬。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科研,一头连着田间地头。
近年来,通州区着力推动科技小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于2020年启动建设,首批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指导建设5家科技小院,积极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增收。
2023年,通州区启动第二批“北京科技小院”建设,在市委统战部和各高校院所指导支持下,新建6家科技小院,实现了涉农乡镇全覆盖,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的建立,有力推进“大学+试验站+科技小院+基层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新模式。以西槐庄村为例,驻院研究生们来到村里后,从最初的解决土地利用率问题到丰富种植茬口,从引进优质农作物到撰写“小院日志”,还为村里引进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病虫害防控、富硒种植技术等,让这个京郊偏远乡村年年都有新变化。
今年,通州区还研究制定了《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建设科技小院20家以上,实现“建设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带动一方产业,辐射一片农村”,把通州区打造成“北京科技小院”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