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武廊”地相连、文同脉、人相亲,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武清区教育局与北京通州、河北廊坊教育行政部门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共创资源融合,共育各类人才,共建文化精品,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年来,“通武廊”三区市着力推动教育协同发展扩容提质,签署新一轮《“通武廊”三区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共同组建12个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及1个职教联盟、1个特教联盟、1个幼教联盟,涵盖三地63所学校,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先行示范效应逐步形成。三地互派干部教师交流学访,共建教育实习基地,联合开展“高级研修班”,选派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打造引带式交流培养模式,推进区域教育协同持续纵深发展。
“通武廊”三区市线上线下融合开展网络研修班培训、中小学同课异构等活动45次,共计6000余名教师、1.5万名学生参与。做好教学到科研的齐头并进,建立通武廊教育科研合作联盟,教育科研互动交流活动90余次;武清区教育局与廊坊市教育局联合开展教育部心理健康课题合作研究。做好活动到文化的交流交融,联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艺体竞赛、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100余次,参与学生2万余人,多领域、多形式、多举措促进三地教育文化共融。
下一步,武清区教育局将继续携手北京通州、河北廊坊教育行政部门,持续推进区域合作增项拓面、教育协同提质增效。
在学生成长方面,“促交流”高频对接,共拓教育协同发展新思路。持续拓宽学生五育并举协同培养渠道,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提升学生科学、美育、体质等综合素养。今年以来,三地已轮流举办京津冀中小学生新年合唱音乐会、青少年百米长卷绘制活动、武术交流、科技交流等6场交流活动,参与学生1万余人。接下来计划建立通武廊三地学生交流互访机制,搭建学生互动平台,构建“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访新模式。三地轮流举办学生“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主题邀请赛,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携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师资培养方面,“深推进”多方汇智,打造高层次教育共同体汇集地。三地通力合作,广泛吸纳通武廊教育名师名家、大中小幼名校(园)长等优质智力资源,建立多维人才库矩阵,为资源共建共享、人才交流互派、教育教学研究、师资培养培训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持续开展京津冀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校(园)长论坛、跟岗研修、高级研修班等活动,打造三区市教育联盟框架内的名师队伍。
在校际合作方面,“强联动”合作共赢,赋能三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通武廊教育共同体及教育联盟合作交流,建立健全轮值主席制度,统筹协调推进校际教育合作。着力推进学校管理、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精品教研、“双师课堂”建设、艺体活动竞赛等方面开展交流协作,促进校际间共建、共享、共学、共研,为三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