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倚剑 通讯员 郑海黎 陈胜梅)日前,北京通州、天津北辰、天津红桥、天津武清、河北香河五家法院联合召开“凝聚法治力量 共护千年运河”京津冀法院大运河保护研讨会,联合签署《加强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多项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多项工作落实。
秉持协同共享、互利共赢理念,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机制保障同频共振、广泛深层交流合作、创新协同优势互补、注重实效主动作为的工作原则,五家法院将在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携手打造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样板。
《加强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确定了跨区域诉讼服务协作机制、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审判管理协作机制、调查研究协作机制以及联合开展保护大运河社会行动示范等协作事项,并提出成立司法协作领导小组及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等联络运行机制。
未来五地将建立涉大运河保护审判数据通报机制,定期就审判管理做经验交流;建立涉大运河保护精品庭审、精品文书、精品案例数据库;创建“大运河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动态”,由五地法院联络员编写收集工作动态信息和重大典型案例,统一编辑后在五地法院网刊发;建立大运河保护基地集群,探索成立大运河保护法官工作站。
与会嘉宾围绕加强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这一主题,分享了环境资源审判优秀经验和做法。
北京通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谭劲松表示,通州法院将以此次签署《加强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为新起点,与兄弟法院携手共进,探索大运河保护京津冀司法协作机制完善路径,为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环资庭)副庭长姜春玲表示,近年来三地法院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绿色高质量发展司法服务保障水平,今后要持续推动框架协议实质化运行,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环资审判队伍,为京津冀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