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 通讯员 王岳)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城市如何化解风险并迅速复原?韧性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趋势。近日,通州区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韧性提升规划和行动计划》,这也是全市首次构建区级层面韧性城市建设理论框架,从更加广泛和长期的视角出发,提升城市抵御冲击和压力的能力,构建贯穿社会、经济、管理、工程等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的韧性城市发展战略,全方位支撑城市副中心韧性水平提升,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综合推进实施,努力构建符合首都安全治理的城市副中心应急管理体系,形成韧性城市建设的副中心模式。
今年2月,《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获市政府批复,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保障中心城区、承担城市应急指挥调度的关键地区,应充分发挥一翼带动作用,强化城市运行支撑环、京津冀协同联络环、韧性保障通道建设,重点提升工程防御能力和社会应对能力,打造韧性城市副中心样板。
此次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韧性提升规划和行动计划》,是在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市规自委、通州区政府统筹组织下,共同开展编制的。《规划》创新建立的平灾结合城市综合韧性体系为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区级范本;研究搭建的三维风险矩阵评估模型、多目标约束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等量化分析工作可为全国其他同类城市提供借鉴参考,整体工作突出体现了理念前沿创新、深度扎实落地的工作特点。
一旦灾害发生,如何更快恢复生活秩序?《规划》形成17个板块47条策略全方位支撑城市副中心韧性水平,实现“社区—街道—通州区”三级管理层级全覆盖。《规划》首次提出了韧性分区概念,基于城市副中心当前面临的主要灾害,建立城市综合安全评估模型,构建形成由独立运行的一级韧性城市分区、风险治理的二级城市分区、邻里自治互助的三级韧性社区组成的韧性空间布局体系。韧性分区划分过程中,最大程度保障街道基层治理的完整性,实现韧性治理任务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衔接。创新搭建了韧性社区建设框架,为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助能力提升提供了实施路径。并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坚持适度超前、均衡配置,做好分布式系统和集中式系统互补融合,全面梳理洪涝、电力、供热、燃气、环卫等领域的工程体系,重点突出应急电源、燃气储备站等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策略。
拓展城市空间韧性是《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规划》提出将发挥生态用地和开放性绿地的空间优势,系统整合城市绿廊、大型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各类绿色空间,有效衔接区域大尺度生态空间,坚持平时服务保障和灾时韧性支撑相一致,打造“一环、四横、三纵”的城市副中心生态韧性网络。
记者从区应急管理局获悉,早在2021年,城市副中心在城市更新规划和实践中就将“韧性城市”的理念融入其中。三年来,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基本建成“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配合做好温潮减河工程建设及拆迁腾退等相关工作。实施通惠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城北水网一期翟减沟等工程;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区建设达标面积29.9平方公里,建成区达标比例为40.1%。在“23·7”强降雨过程中,海绵城市建设达标区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7%以上,蓄水89万立方米,海绵作用成效明显;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