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895期 >2024-03-27编印

每年节水六千五百万吨 减碳超万吨
副中心“碧水”亮相国际舞台
刊发日期:2024-03-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春风和煦,位于城市副中心的中国水环境集团通州碧水再生水厂的湖面上,上百只秋沙鸭嬉戏觅食,湖边千屈菜、鸢尾迎风盛开。很难想象,在这片安宁洁净的湿地地下,城市副中心最大再生水厂正在以18万吨的日处理能力高速运转,再生水实现100%利用。而这一项目也作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登上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世界舞台上讲述降碳协同的中国故事。

    用中国智慧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公约》)的国家每年都会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目前,该公约共有198个缔约方,包括中国。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会议“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上,生态环境部举办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主题边会,现场发布了《2023中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在这份案例中,记者看到了通州碧水再生水厂项目,作为城市副中心首个企业项目优秀案例入选。

碧水再生水厂是国内首例原地改扩建下沉的再生水厂,将污水处理设施全部置于地下,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采用中国水环境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地下处理污水,地上空间则用来布景,把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与再生水利用技术融合起来,缔造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绿色样板。”相关负责人说。

早在2020年,碧水再生水厂项目编入生态环境部《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典型应用案例。作为城市副中心的绿色低碳基础设施样板,这座水厂不仅恢复了生态环境,还摸索出了一整套成熟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与有效模式,实现对环境污染物与碳排放控制技术、路径的优化创新,以较低成本、更高效率完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目标。2023年,该优秀案例登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宣传推广,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可借鉴的中国解决方案。

每年实现碳减排超过1万吨

步入水厂,一番春和景明映入眼帘,水厂地上7万余平方米集人工湿地和园林为一体的水系景观公园仅与居民区一街之隔,一边是城市烟火,一边是自然生态,城与景共生共荣。作为城市副中心规划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生态价值远不止地上公园。

“碧水再生水厂承担城市副中心建成区80%的生活污水处理任务,服务近70万人口,污水处理后成为高品质再生水,稳定补给环球影城、行政办公区、三河电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玉带河,以及市政绿化、道路浇洒等,实现100%利用。”相关负责人说。在北方城市相对缺水的背景下,利用再生水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该厂每年为北京市节约自来水6500万吨,减少碳排放近7000吨。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表示,污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将污水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资源性产品,既可以减少环境治理上投入的财政压力,也可以构建相应的市场机制体系。通过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资源能源回收利用、地上碳汇开发等多种途径,还可以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推动城市走上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2022年10月,《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推动供热系统能源低碳转型替代,有序开展地热及再生水源热泵替代燃气供暖行动。“再生水中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资源,通州碧水再生水厂利用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的能量,已经实现了为周边建筑供热、供冷。”中国水环境集团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部总经理曹效鑫介绍,与空调相比,水源热泵运行稳定可靠、费用低、节能效率高。碧水再生水厂应用智能曝气控制系统、智能加药系统、水源热泵等设施节能减碳,每年可以实现碳减排超过1万吨。

用世界眼光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发展的主旋律,这个“绿色低碳基础设施样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眼光”。

去年6月,侯锋于德国柏林举行的中德可持续供应链夏季研讨会上,分享了碧水再生水厂项目,并向世界发出邀约,他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新冠大流行和气候变化等全球共同挑战,形成了更大的全球合作需求,中国科技创新和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全球创新网络的“朋友圈”日益扩大深化,呼唤更多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碧水再生水厂已经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上先行一步。在水厂地下负一层,北京市科委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首批立项资助项目“中德水环境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在此落户。该实验室依托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批准和资助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德水环境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WATCH),由其成员单位中国水环境集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共同建立,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以水为主题的国际联合实验室。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实验室聚焦水处理领域前沿技术领域,通过自身产业化平台实现国际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6年来,中德双方已在污水处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和技术、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及污水厂智能化等方面展开合作。今年,中德环境技术创新中心总部也将在此建设,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