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增设施,让市民在家门口不再“堵心”;划标线,让学生进出校园更加安全;改标牌,给驾车司机做好提醒……近日,区城市管理委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在充分听取民声民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微改变、微创新,让城市治理更精细、更与时俱进、更契合市民的意愿和感受。
北苑街道滨惠南三街社区周边道路经常存在车辆乱停乱放、违规占道现象,导致道路拥堵及周边环境秩序混乱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区城市管理委迅速开展实地调研,联合属地和相关执法部门协商并制定解决方案,在问题涉及区域设置禁停黄线,安装隔离桩和阻车桩等交通附属设施,禁止车辆在道路两侧及禁停区域乱停乱放,保障了辖区内机动车道、人行道畅通,还路于民。“现在乱停车的少了,路也好走了,我们出行也更安全方便了!”周边生活的市民对改造后的道路拍手称赞。
开学以后,市民高建辉心情也格外舒畅。“上下学时间段,学校旁边特意划出免费停车区,家长们再也不用因为没地方停车,发愁接送孩子了。”他说。一直以来,对于接送孩子的家长来说,上下学时间与早晚高峰相撞,不仅停车难,校园周边的交通拥堵也让家长们倍感忧心。区城市管理委推行“有偿错时共享”停车新模式,在史家小学通州分校旁一处近400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施划出109个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在实行3种错时停车收费方案的同时,为方便家长接送学生,还专门设置每天15:30至17:30为免费停车时间段。此外,开学前,区城市管理委还对所管护区域内的28所学校进行增补交通安全标识,通过重新施划网格标线、“前方学校”标线,设置提示牌等方式,完善学校周边交通附属设施功能,在9月开学前完成了所有改造工作,助力学生安全出行。
为了让出行司机更加明确公交车道的限行时间,区城市管理委还对车站路、新华大街、翠屏西路等道路的60余块公交车道限行时间指示标牌进行了更新,更新内容为在原有公交专用道标识上增加了“工作日”字样,提醒司机朋友,在非工作日公交车道不限行,有效提高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交通附属设施是百姓出行的基础保障,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委还将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力度,结合市民需求和城市交通实际情况,对城市道路交通附属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