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717期 >2023-07-17编印

城市副中心今年首个水上赛事开赛
全国电动冲浪板联赛逐浪大运河
刊发日期:2023-07-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田兆玉

随着汽笛声响起,百余名参赛运动员手持国旗和队旗,在风景如画的大运河上踏浪飞驰。日前,2023年全国电动冲浪板联赛在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正式开赛。本次赛事是国家级动力板联赛首次落地一线城市,也是城市副中心今年首个水上赛事。

百余名运动员齐聚副中心 

参赛运动员们驾驶着电动冲浪板在大运河踏浪飞驰,在千荷泻露桥下纵横穿梭;水上飞人腾空而起,与大运河的现代建筑相得益彰,展示出城市与水上运动的完美结合,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动冲浪板作为中国体育制造业的典范,将科技、时尚和刺激性融合于水上运动项目中。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赛队百余名运动员参与,竞赛项目涵盖公开、专业、大众和休闲四个级别,同时设立了成年、高校和青少年三个组别。

赛事为期两天,比赛地点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千荷泻露桥—东关大桥),观众在运河两岸尽情感受水上运动的激情与魅力。

来自青岛的参赛选手苗桐华今年19岁,参加过国内多个电动冲浪板比赛,最好成绩为全国冠军。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参加比赛,今天的赛道设计很有意思,以前都只是在开阔的水面比赛,今天还设计了穿桥的环境,更有挑战性。”对于城市副中心的第一印象,苗桐华坦言:“环境特别棒,水面也很宽敞清澈,希望这次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通州区副区长杨磊介绍,运河北首的城市副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水城共融、蓝绿交织,开展水上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次全国电动冲浪板联赛走进北京大运河,也是北京市第一次承办这样的水上赛事,很有开创性意义。“下一步,副中心将继续用好运河丰富的水上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继续打造‘运河+体育’品牌活动,让群众爱上体育运动,让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广泛地开展,通通来运动、一起向未来。”

“运河+体育”打造活力之城

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正以赛营城,通过办好体育赛事,赋能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为“活力副中心”赋予更多内涵、提供更多机遇。

今年以来,城市副中心好赛连台。4月,2023北京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活力开跑,来自海内外近万名选手用热情奔跑感受古今同辉的城市副中心魅力。2023年通州区青少年轮滑邀请赛接踵而来,全国各地465名运动员参赛,这也是北京市今年首次面向全国开展的青少年轮滑赛事。上半年,陆地冰壶体验赛、北京田径公开赛、2023北京击剑联赛、首届北京传统风筝交流赛、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骑游季启动仪式暨京津冀骑游大运河活动等好赛连台,北京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开幕式更是直接搬到了副中心,为副中心活力之城再增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单一到多元,从“单人独唱”到“集体联欢”,城市副中心正以朝气蓬勃的年轻姿态,展示出“体育之城”“赛事之城”的活力形象。

今年下半年,城市副中心还将以“运河+体育”为主题,举办城市副中心运河赛艇大师赛、小黄人趣味跑等3大类20项赛事活动,让更多市民领略“潮尚副中心,活力大运河”的风采,展示体育乐活之城的魅力。

下半年,城市副中心计划举办的体商文旅融合赛事活动共8项,除了小黄人趣味跑,还有8月份的“大运河之夜”北京城市副中心夜跑活动,10月份的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等。运河亲水赛事活动共3项,包括国家级赛事全国电动冲浪板联赛(北京大运河站)赛事等。绿色生态赛事活动共9项,包括2023年“徒步京津冀”活动、“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

通州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小民说:“城市副中心将打造‘四季有活动 季季有主题’的活动体系,活动期间通过引入各类商家参与赛事,向参与者发放消费券等多种形式,引领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