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鹏)引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专精特新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保障,近日通州区经信局举办“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升级主题沙龙”。据介绍,目前城市副中心已拥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6家。
专精特新企业是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提高中国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和支持的对象。这次活动邀请了18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高层负责人赴通州区设计小镇·智汇园,与副中心首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相关专家交流碰撞,共谋资本市场新机遇。
区经信局副局长张妍表示,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优质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已成为副中心先进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47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整体呈现出“技术优势强、创新动力足、经营效益优”的显著特点。围绕中小企业培育,经信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在金融服务、人才扶持、政策支持、企业服务等方面,均有多项扶持措施和服务内容落地,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提供“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全程陪伴式服务。
同时,聚焦六大重点产业,目前已出台了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等,不仅为副中心勾画出近三年重点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明确了各产业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布局、工作任务和实现路径。
活动中,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还解读了专精特新相关政策内容,包括专精特新资质升级支持、企业高成长激励、企业上市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奖励、企业减负补贴、企业研发补助、企业技术升级改造补助、人才引进激励等,护航企业发展,助力跑出副中心“加速度”。
会上,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等专家还为企业代表解读了金融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内容、国家层面对中小企业培育中的重点方向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实操经验和痛点等。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则向专精特新企业分享了“单项冠军”申报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助力解决企业的痛点及误区。